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无尽的爱吉他谱浙江杭州西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惟寻真知启后人

浙江杭州西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惟寻真知启后人

浙江杭州西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
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汉族,湖北省武穴市人,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杰出人才引进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原始人在这段时间所创造的文化无影无踪造句,史家称“良渚文化”。承续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经过千百年的建设和发展,才形成了今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航”,故此杭州最早称“余杭”。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开始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期楚国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期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而成为内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兴建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同时传播宗教。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公元587年)又置“钱唐郡”,下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4县,属吴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6县。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居民15380户,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唐代置“杭州郡”,旋即又改为“余杭郡”,治所设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管辖,州治在钱塘,下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8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据记载,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杭州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杭州是吴越国的国都和南宋的京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杭州初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曾作了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黄天元,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罗城”,周围长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以减轻潮患。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并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之不被葑草淤塞。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石窟等文物古迹,多为那个时期的建筑成就,当时的杭州有“佛国”之称。北宋时期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杭州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9县,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拓展成为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譬如,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时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古称“苏堤”);随后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通“六井”使卤不入市,以解决杭州居民的饮水问题。经过北宋150多年的改造和发展,到南宋时期就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杭州为“临安府”,治所设在钱塘,下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官9县。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势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9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边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至使临安府的人口激增,到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也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为此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南宋时期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杭州历来是浙江省的省会。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随后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因而恢复较快。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即北京城),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所以,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治所,属县未变。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面积达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加固,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景色。明朝进士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称:“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至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清朝初年,朝廷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10里,南至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6座城门,总占地面积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杭州有人口62万余人;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廷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8个区,此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续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

杭州西湖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西湖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周长15公里。西湖东面临城,南、北、西三面群山环抱,湖光山色互映妩媚秀灵,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西湖的美不只在于湖,而且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灵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为“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龚露,总称为“北山”,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在这群山中深藏着虎跑、龙井、玉泉等名泉和烟霞洞、水乐洞、石屋洞等洞壑,也给湖山平添了不少风韵。江湖、山林、洞壑、溪泉等自然胜景与古刹庙观融为一体、风韵独存。横贯湖中的“白堤”、“苏堤”等将西湖分成5个湖区,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岛。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龙泓涧、长桥溪。西湖引水工程“钻地穿山”阿史那沙苾,引来钱塘江清流。调节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个是“圣塘闸”,经“圣塘河”流入运河;另一个是“涌金闸”,经“浣纱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门外的城河。西湖在远古时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后来由于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了一个泻湖。所以民间有谚语说:“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清漪碧波和绿云翠谷间,闪烁着无数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璀璨夺目的历史古迹。因而民间传诵:“天下西湖三十又六,唯杭州最著。”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有一日本国使者游西湖曾题诗说:“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着工夫。”“西湖十景”题名源于北宋山水画家宋迪题画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标出自己所画的作品内容,后来山水画家竞相仿效。13世纪,南宋画家马远、陈清波在撷取西湖风景精华所作的画中,也分别标上“柳浪闻莺”、“两峰插云”、“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和“南屏晚钟”,后来又画了“花港观鱼”、“曲院荷风”两幅,于是便有“西湖十景”的说法。清朝康熙帝南巡游西湖为十景题名立碑,并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1985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发起征集新景点、新景名的活动,有5万人参加,历时8个月东阳光鲜草。遴选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十景,人们称之为“新西湖十景”。陈云、刘海粟、赵朴初等10位名家为之题名立碑。1956年新建的杭州植物园在西湖的西北面,地处双峰插云与玉泉观鱼之间的丘陵地带。全园占地面积250公顷,分展览区和实验区两大部分。展览部分主要有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竹类植物区、树木园;实验区主要包括植物引种驯化、抗性树种实验、果树实验三部分。已搜集、引种中外植物4000多种,200多科,1000多属。其中,稀有珍贵植物有我国特有树种水杉、夏腊梅、华东黄杉、澳洲梧桐、美国红杉、希腊油橄榄、比利时王莲等。园内丘陵起伏,园林布局采用自然风景式,既富有科学内容,又具有公园风貌,是西湖著名园林风景之一。西湖风景区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和风景名胜点100余处。
杭州著名景观白堤与苏堤。“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堤长2里。唐朝称“白沙堤”、“沙堤”,宋、明时期称“孤山路”、“十锦塘”。唐朝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兴建白堤,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故称它为“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时称为“白公堤”,今已经无迹可寻。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这条堤。明代王稚登的《十锦塘》诗,就将当时堤上景色渲染得十分热闹:“湖边绿树映红阑,日日寻芳碧水湾多喜米。春满好怀游意懒,莺撩吟兴客情闲。波中画舫樽中酒,堤上行人岸上山。元限风怀拼一醉,醉看舞蝶绕花间。”“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自南宋以来,“苏堤春晓”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3公里、堤宽平均36米。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6座单孔石拱桥,桥名自南而北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朴蔡琳。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碧桃吐艳,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置身堤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确实勾魂摄魄。早在南宋时这里就形成湖中集市,《武林旧事》曾记载清明节前后游湖盛况:“苏堤一带,桃柳浓阴,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球,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斤斗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又有买卖赶集,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和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
杭州著名景观柳浪闻莺。柳浪闻莺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占地约21公顷。它的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靠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诸洲(如“柳洲”)。园中原有“柳浪桥”,沿湖遍植垂柳,密密柳丝仿佛在湖边挂起绿色帐幔。春风吹拂碧浪翻飞,浓荫深处时时传来“呖呖”莺声,因而在园西有康熙帝题的“柳浪闻莺”匾额。宋末元初“聚景园”成为“散景园”,其南侧地带被南下迁居杭州的回民择为墓地;其中段之地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到明代中叶,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只剩下柳浪桥、华光亭两处破旧陈迹。清初更是一派凄凉景象,紫珊老人《少年游》词的上半阙,专写此地盛况不再的情景:“蛇蟠眢井,狐窜破冢,辇路已全荒。燕子飞来,桃花不语,阅过几沧桑。”到1949年“柳浪闻莺”仅存景名碑、石碑坊,石亭子和沙朴老树,“表忠观”旧屋一处、祠前的方塘两口,附近居民干脆称那里为“坟山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它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1000米的堤岸上和公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大草坪,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帝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平泽里菜子,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杭州著名景观双峰插云。双峰插云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边,“双峰”指的是天竺山环湖南、北两支山脉中最为著名的南高峰、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相距10余里。山雨欲来时向巍然耸立的双峰望去,浓云如远山,而远山又淡得像浮云,是云是山一片朦胧难以分辨,双峰的峰尖忽隐忽现插入云端,游人如同踏入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画,“两峰插云”由此得名。清康熙皇帝南巡时改“两峰”为“双峰”,题“双峰插云”并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坏已久。“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明代的李流芳主张到苏堤第三桥“望山桥”上观赏此景,他在《西湖臣游图题跋·两峰罢雾图》中写道:“三桥龙王堂,望湖西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蚋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清以后双峰已无塔影,赏景位置则移易到湖上,尽管洪春桥畔建有景碑亭,但游人到此只见林木葱蔚,“双峰”连影子也无觅处,倒不如泛舟湖上。后来钟毓龙在《说杭州》中提出:“欲雨未雨之时,四山云幂,而南、北两峰以高故犹露其巅。此本为湖中遥望之景。清初必欲求其地以立碑,乃置之行(洪)春桥畔。”湖中之景成了陆上之景。“双峰插云”尽管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的高峰都是西湖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
杭州著名景观平湖秋月。早在唐朝这里就修建了“望湖亭”;南宋时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这两“望”就为日后的“平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明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曾对“望湖亭”大加修缮。文学家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记载道:“修葺华丽,增筑露台,可风可月,兼可肆设席,笙歌剧戏,无日无之。今变建龙王堂。”“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三面临水、背靠孤山,濒临外西湖。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改建“望湖亭”为“御书楼”,在楼前挑出水面铺筑平台立碑亭,题名为“平湖秋月”。置身平台眺望西湖景色,无论晴雨都有奇趣,尤其是皓月当空的秋夜更充满诗情画意。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的景址,关于这一点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中不难看出。譬如,南宋的孙锐在诗中就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朝洪瞻祖在诗中也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才确定下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和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品茗和休闲。西湖秋夜之月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远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四至十六,杭州居民都要在平湖秋月举办“月是西湖明”的中秋赏月晚会。
杭州著名景观断桥残雪。断桥残雪的断桥是白堤的东起点,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断桥”名起于唐代诗人张祜“断桥荒藓涩”之句,又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断桥”。旧时石拱桥上有台阶,桥中央有小亭,冬日雪霁,桥上向阳面冰雪消融,阴面却是玉砌银铺,桥似寸断,构成了奇特的景观,故有“断桥残雪”之名。断桥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也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它的名字与《白蛇传》中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历来催人泪下。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明代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现在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后来又经过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杭州著名景观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在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周围。岛是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用挖出的葑泥堆筑而成的,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才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宛如“蓬莱仙岛”的绝妙佳境,因而起名为“小瀛洲”。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在绿云荷香掩映下景观富于层次,意境深邃。小瀛洲岛南的水面上有3座造型美丽的小石塔,是当年苏东坡组织疏浚西湖时在深水处立的坐标。明代重建即今之样式。秋夜皓月当空,如在塔内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便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水中,构成“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三潭印月”由此得名。“三潭印月”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面积6万平方米。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岛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称。岛南湖面上有三个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素有“月光映潭,塔分为三”之说。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西湖上的三潭印月自古以来就是赏月胜地。由于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色,人民银行将它的形象印制在人民币上。最先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外汇兑换券1元,正面就是翠绿色的三潭印月图案;然后是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画也采用了几乎一样的图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而使得西湖美景的名气大增。
杭州著名景观雷峰夕照。雷峰夕照位于西湖南面、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旧时的“雷峰塔”建于五代(公元975年),吴越王因庆贺黄妃得子而建,取名“黄妃塔”。因建在当时的西关外,故又称其为“西关砖塔”。后人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故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名多佛恶魔。雷峰塔初建时为13层可以登临。明代嘉靖时倭寇入侵疑心塔内有伏兵,纵火焚塔仅存塔心。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自然倒塌。倒塌原因据说一是自然风化,二是当地居民烧香挖取塔砖带回家驱鬼避邪,日久天长雷峰塔自然倒塌了,“雷峰夕照”也因此仅有美名。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宝石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御朱门,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国务院在批复《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恢复西湖十景之一,并为民间流传极广的雷峰塔。”有关部门已将雷峰塔地宫进行了开启挖掘工作,60多件千年宝物重见天日,其中,有精美典雅的漆器、青铜佛像、玉器、丝绸、皮革等实物,反映了当时文化和工艺发达的程度。现杭州市新建雷峰塔以恢复旧时的景观。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它由保护罩、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和塔刹的高度为61米,地平线以下的保护罩为9.7米。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石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高约45米,共分5层,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0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雷峰新塔建成后,游人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美景能够尽收眼底。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南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
杭州著名景观南屏晚钟。北宋末赫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李宣榕。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意。晴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缥缈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公元954年)吴越王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题齐安城楼,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是西湖四大丛林寺院之一。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铜钟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发人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清康熙南巡时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曾改“晚钟”为“晓钟”,由于弄巧成拙未能流传。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派的大本营,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净慈寺钟楼历经毁建,大钟也废而复铸,最具规模的浇铸一次是在明洪十一年(公元1378年),用铜2万余斤铸成巨钟一口。另外一次是在1986年新铸铜钟高3米,口径2.3米,重达10吨以上。钟体内外镌铸着《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6.7万字;它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以八瓣莲花为钟唇,每一瓣铸有一个撞钟点,其中六处钟点上铸有梵文。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宾、侨胞、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
杭州著名景观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位于苏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古代因有小溪自花家山流经此处进入西湖,所以称“花港”。唐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开元寺的惠澄从长安获得一枝牡丹携回寺里栽种,杭州自此始有牡丹。宋时花家山下建有“卢园”,为南宋内侍官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园内栽花养鱼风光如画,被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该碑的碑阳和碑阴分别由祖孙两代皇帝题写,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传说“花港观鱼”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其中的“渔”字繁体写法是四点代表火,乾隆改为三点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现在杭州牡丹要数花港观鱼的牡丹园最为繁盛,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品种,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园内植物配置精致,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发展了“花”、“港”、“鱼”这一名胜的特色。这个景点原来仅有一碑、一亭、一池和三亩地,现已建成为占地20多公顷的大型公园。
杭州著名景观龙井问茶。龙井问茶的“龙井”在西湖西面的凤凰岭上。它与“玉泉”和“虎跑泉”被誉为杭州三大名泉,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就已经被发现。晋朝葛洪在此炼丹,大旱时井水不涸;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北宋时龙井已成为旅游胜地。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相传龙井与海相通,因海中有龙因名“龙井”。且龙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搅动时水面会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摆动然后慢慢消失。龙井泉水清澈甘洌,龙井茶更负盛名。清乾隆皇帝曾到此采茶种茶,老龙井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遗迹。乾隆曾题“湖山第一佳”五个大字,并将过溪亭、涤心池、一片云、凤凰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定为“龙井八景”。明人陈眉公作《试茶》诗,有“龙井源头问子瞻”,“不到兹山识不全”的佳句。龙井之西是“龙井村”,环山产茶名“西湖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赞为“四绝”而著称于世。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龙井茶,虎跑水”是杭州西湖的双绝,茶圣陆羽曾把虎跑的泉水位列天下第三,可见虎跑的水质之好。苏轼在他的诗《虎跑泉》中说:“金沙泉涌雪涛香,洒做醍醐大地凉”,盛赞虎跑的泉水。西湖茶叶以有龙、云、狮、虎之别,狮峰、龙井地之茶为最,要知其中奥妙唯有去龙井品茗问茶方可悟出。因此,有“龙井问茶”之称。自古以来,人们以“消受山中水一杯”为最佳的享受。“龙井”既是名泉又是中国著名的龙井绿茶的产地,龙井绿茶具有色绿、香浓、形美、味甘四大特色。

杭州西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迷人的魅力。杭州西湖最早见于《武林水》,“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人都认为武林山为今“灵隐”无尽的爱吉他谱,即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从北魏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中获悉,衍生出西湖较早的另外两个古称,即“明圣湖”和“金牛湖”。郦道元说,杭州的前身钱塘:“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唐以前西湖通用的名称是“钱塘湖”。白居易在诗文中每每提到钱塘湖,如“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白居易就经常使用“西湖”一词,如其诗《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北宋大诗人苏轼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就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后,于是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20公里处的良渚镇,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的黑皮陶器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1986年、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以及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促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为人工堆积的大土台汉城湖壹号,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举世罕见。杭州碑林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原孔庙大成殿为基础扩建而成的。内有宋高宗赵构和皇后书写的《周易》、《尚书》等7种经文的碑刻86块,还有从吴越国王钱元妃吴汉月墓中发掘出来的石刻星象图碑、唐代名家吴道子画的孔子像、北宋画家李公麟画的七十二圣贤刻像和五代贯休和尚画的十六罗汉以及米芾、苏东坡、赵孟頫等名家的手迹碑刻,共计340多块,原孔庙大成殿经整修后重展雄姿颇为壮观。文澜阁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身为圣因寺藏经阁。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格式改建。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全书3.6万册分抄成7部,藏于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内廷四阁”及扬州文汇、镇江文宗、杭州文澜“江南三阁”。七阁现存4阁,其中,江南仅剩“文澜阁”。阁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重建。系木构的六开间二层楼房,屋面重檐、筒瓦板垅,背山轩立。阁前凿水池,中有奇石耸立名“仙人峰”,并建平厅一座。东南侧有碑亭一座,碑上正面刻有清乾隆帝题诗,背面刻颁发《四库全书》上谕。东侧亦有碑亭一座,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
杭州著名的凤凰寺。凤凰寺是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另三处为扬州的仙鹤寺、泉州的麒麟寺和广州的狮子寺)之一,在阿拉伯国家中也享有盛誉。凤凰寺即清真寺,以其形似凤凰而得名。该寺创建于唐朝,南宋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毁于战乱。1281年元朝著名伊斯兰教人物阿老丁开始重修,明朝的1451—1493年期间再次扩建整修,最终形成凤凰寺的建筑群规模。宋时称凤凰寺为“文锦坊”(俗称“羊坝头港”)。因其原建筑群布局似凤凰形,故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改今名。据北宋苑祖述在南宋初年所撰《杭俗遗风》曰:“回回堂在南大街文锦坊地方,系回回教民聚众礼拜之所,故一名礼拜寺。其堂四方壁立,高五六仞,迎面彩画,有回教寺匾额”。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真教寺在文锦坊南,元延祐间,回回大师阿老丁所建。”1646年清朝廷下令再次重建,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重修真教寺碑”记载:“寺创自唐、毁于季宋,元代辛巳年有大师阿老丁者,来自西域,息足于杭,瞻遗址而慨然捐金,为鼎新之举,表以崇闳大沢美加,缭以修庑,焕然盛矣。”1929年民国政府市政建设拆除了该寺的寺门以及门顶上加建的五层木质望月楼,极大地破坏了凤凰寺的完整形象。全寺面积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3平方米,礼拜殿570平方米,包括水房、殓房等附属设施,是伊斯兰宗教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存大殿中3组并排的后窑殿,据中国建筑学家鉴别,中间一组为宋时所建草莓男,其余两组为元代增建,后由明代依原型重修。殿的面阔28.15米,以拱券门分隔成3大间,每间有半球形穹窿顶,穹顶建有3座中国式攒尖顶,中间为八角重檐,南北次间为六角单檐,筒瓦板垅,翼角起翘。殿内礼拜朝向墙砌有凹壁,壁面装有精湛的明代木雕,镌刻有书法精美的《古兰经》文。殿后墙有青砂石制“经香台”4座,两侧为雕竹节望柱,束腰刻有花草,构图洗炼,刀法遒劲,当是元代遗物。殿中间为木制“经函”,雕刻阿拉伯文,工艺精致,相传是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重修时设置,是我国伊斯兰教的艺术珍品。进正门穿门厅为1953年新建之礼堂,寺北墙内建有碑廊,保存有阿老丁墓碑,阿拉伯文碑刻、波斯文碑石24块,还有明永乐、弘治敕谕碑,以及清顺治、康熙年间重修寺碑记等文物。该寺建筑具有伊斯兰教与中国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是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先后三次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6月25日凤凰寺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授予杭州凤凰清真寺“全国模范清真寺”的荣誉称号。
杭州的严嵩偏和岳飞词。岳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西湖边栖霞岭下的岳王庙侧。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偷偷负岳飞尸体葬于北山九曲丛祠。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孝宗即位后以礼改葬遗骸于此。墓在岳庙西,墓前建有墓阙。阙前照壁上嵌有明朝著名书法家洪珠书写的“精忠报国”四字。过阙门有甬道至墓前,道两旁列石人、石兽。岳飞墓在正中,左侧为其子岳云墓。石栏正面望柱上镌刻“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对联。墓阙下有4个铁铸的人反剪双手跪在墓前(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等4人)。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联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墓园照壁前南北两厢各有碑廊,陈列历朝石碑125块。尤以岳飞手书的《满江红》词和《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为最。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改墓园东侧北山智果院为岳王庙。历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是清代以后陆续重建的,1979年全面整修,门楼重檐歇山顶,巍峨庄严。忠烈祠殿内有岳飞像,像高4.54米,身着盔甲,披紫袍,按剑而坐。上方有岳飞草书“还我山河”巨匾。启忠祠在忠烈祠西,祀岳飞父母,旁有南枝巢、正气轩等建筑。严嵩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明嘉靖年间当上首辅(相当于宰相)后,专横跋扈,卖官鬻爵,作恶多端达15年之久。可就是这么一个卑鄙之徒,居然填了一首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的同调词刻于石,立在“西湖岳庙”岳飞墓前:“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官,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立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没。关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清人严元照在记述录严嵩和《满江红》词刻石时说:“西湖岳庙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既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可观,末题华盖殿在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笑,然亦足以惩(贬斥)奸矣。”“夏言”是严嵩的前任首辅,也是他的江西贵溪同乡,而宦途资历较严嵩深得多。当夏言大权在握时严嵩表面上对他恭顺相从,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而暗中却是静待时机,两面三刀阴谋取而代之,并终于扳倒了这位“乡先达”置之于死地。鲁迅先生在读到严元照在《蕙榜杂记》中的上述记载后写道:“严嵩偏和岳飞词,有如是诈伪;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笑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指严元照的记载),井琳写尽三态。”
西湖是一个自然湖和人文湖结合的典范。西湖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载体,一部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变动与人类活动相伴相生的历史。西湖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断演进、始终活着的文化形态,是一个以山水等物质世界为依托、以儒家审美导向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的典范。为加强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西湖风景名胜资源,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5月28日批准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杭州市先后制订了《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明确规定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各项工作要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杭州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个26处,“王星记扇子”等10个项目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白蛇传》等8个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9处考古遗址被列入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建成近50座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其中20多家公办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西湖·龙井茶”、良渚遗址、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2年建成开放西湖南线、雷峰塔、万松书院“一带两点”景区,首次推出“新西湖”;2003年建成开放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第二次推出“新西湖”;2004年建成开放“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点”15景,第三次推出“新西湖”;2005年完成西湖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等8大项目,第四次推出“新西湖”;2006年完成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和“龙井八景”整治3大项目,第五次推出“新西湖”。湖西的综合保护工程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西湖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一轻狂天下,西湖风景名胜区跻身全国首批5A景区,杭州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摘自宋才发著:《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及鉴赏研究》(下卷),
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613-634页

2010年1月8日,宋才发教授实地调研考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2010年1月9日,宋才发教授调研考察浙江绍兴期间与王洪江(左)、牛学文(右)合影

2010年1月9日,宋才发教授调研考察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2012年8月26日,宋才发教授携夫人夏桂霞教授在浙江奉化留影

2012年8月24日,宋才发教授携夫人夏桂霞教授在杭州西湖留影

2012年8月25日,宋才发教授携夫人夏桂霞教授在浙江高庙堂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