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普派扶沟历史文化-广东省河南扶沟商会

扶沟历史文化-广东省河南扶沟商会
1949年前,扶沟县农村集镇没有影剧院,一九五五年以后只有白潭、江村、崔桥、大新、曹里、固城、练寺、韭园、吕潭等16个简易露天剧场,设备简陋,无有座位,全是土墙土台。
建国后,随着农村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看电影看戏要求越来越迫切,解决好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已是当务之急,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全县各乡自筹资金,大力兴建乡镇影剧院。1976年以来,全县先后兴建、改建影剧院8座,有练寺、包屯、崔桥、吕潭、大新、固城、城关、曹里影剧院。其中包屯、崔桥影剧院规模较大,声光俱佳,座位全是活板靠椅,上下两层。

(扶沟大礼堂)
扶沟县民间戏曲艺术的发展,自明末清初就有兴起,较为著名的是河南梆子戏,在清代中期,县城内就有两家戏班,有“六街戏班骆利群,’“四街戏班”(四喜戏班)修仙见闻录,四街戏班是扶沟城内四大绅士主管经营。六街戏班为清末县衙“三班衙皂”六班班房出名而办。这一时期兴起的还有:尹郭的“人和戏班”,曹里寺的“福成班”,大新集的“同盛班”,孟亭的“龙虎班”。以四街戏班最有名气。三十年代出,“六街班”与“四街班”合并,改为“四街易俗社”,班主王明哨,有演员二十多人,其中郭海豹、易象山、陈西关、李佳玉、陈狐狸、赵顺公、冯振生较有名望。由于该班行当较全,唱腔皆佳,声调动人.群众常说:“要看戏叨叨姐,汪则翰四街戏,行当全,箱衣齐张二丹。”
孟亭村以苏登甲为班主聘请谢寨为师(开封著名演员谢顺鸣之祖父),办起了孟亭戏班,该科班班规甚严,学艺三年,出科—年效劳师父饶毅简历。出科弟子有周松山、高友、张成等三十人。在民间戏班中有名声的是尹郭的“人和班”,以张振为班主,依靠地方资助,聘请老师自办科班,首科豫剧,二科越调。先后由黄大福、黄毛、贾新官等人任教,培养出一批梨园弟子,以后有不少成了著名演员。
扶沟县的民间地方戏很多。1840年汴岗蒋楼村以李铁库、王金昌二人办起了"蒋楼越调班";汴岗潘寨、包屯孙岳、吕潭肖庄等五个村办起锣戏班;江村支村以宋成、齐玉兰为班主办起支村二夹弦戏班,当地称其“宋家二夹弦”,1946年,有曲剧演员李志香发起,建立了“崔桥曲剧班”,方圆几十里杠杠吕绍聪,曲剧仅崔桥一家。
民国时期,农村春祈秋报、迎神赛会风盛行,除戏班演出外,还有农民自发组织的地摊庙会,形式简单,不搭台,不化装,不穿戏衣,有·一张桌子,四条凳子就可演出。
但是由于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统治,解放前的戏曲艺人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称为“戏子’被列入下九流,死了也不能入老坟。—些女演员虽然登台演出,但经常受到官僚豪绅的凌辱,没有人身安全。各个戏班虽然演出场次增加,除去班主抽头外,所剩了了无几,演员有时还得饿肚皮,生活没有保障。
1982年扶沟县戏剧大发展,乡村建起不少剧团,大都是业余的,农闲出演,农忙种田。汴岗有:汴岗豫剧团,52人;蒋楼越调剧团,27人;二马杨曲剧团,25人;李庄豫剧团,50人。白潭镇有:邢家曲剧团;兰郭曲剧团,22人。曹里乡:前李豫剧团28人。吕潭乡:杨湾越调剧团;单岗宣传队,48人。柴岗乡:魏寨豫剧团,50人;巩河豫剧团,34人;朱岗曲剧团,30人;翟楼曲剧团,25人;寺后豫剧团,50人。固城乡:谢桥曲剧团35人;双楼豫剧团朱五六,30人;古南曲剧团木吉の鬼步,47人;古北豫剧团,40人;小王庄曲剧团,36人;赵岗越调剧团。39人;常岭岗曲剧团,45人;练寺镇:练寺乡豫剧团(戏校),63人;严村豫剧团,23人;王颖寨曲剧团,27人;晋桥豫剧团,20人。包屯镇:包屯乡豫剧团,36人;任庄曲剧团,25人;青庄曲剧团,23人;宋湾大队宣传队,15人;雁仓豫剧团,24人。大新乡:大新豫剧团,38人。崔桥镇:崔桥豫剧团,50人,张坞岗豫剧团,45人。韭园镇:韭园曲剧团,46人。城关:拐王豫剧团,36人云大urp。

(图片与内容无关,来源网络)
明洪武六年(1373)—康熙十一年(1674),全县有大小戏楼数十个。民国期间,有花戏楼8座,为东岳庙戏楼、城隍庙戏楼、关帝庙戏楼、萧曹祠戏楼、山陕会馆戏楼、南街小戏楼、吕潭东会馆戏楼、韭园庙前戏楼。其中东岳庙戏楼,位于县城东半部,正面朝南都市回收霸主。在县城东西轴线上,距轴心约200米处。戏楼长10米,高7米。上层为夹层(阁楼),下面是舞台,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舞台高2米、长7米、宽4米,使用面积为28平方米。舞台左右两厕各有长1.5米、宽4米的厢房,使用面积为12平方米。戏楼后厕(北面)附有跨股建筑物,长7米、宽5米、高3.5米,建筑面积35平方米。戏楼的上顶有4个长约1.5米的角向斜上方绕伸。该戏楼原址即现在的城关粮所。
扶沟县的民间舞蹈在清末就较盛行。随着历史的发展时兴时衰,普派内容不断丰富,形式逐渐翻新。扶沟广泛流行的有:龙灯舞、狮子舞、高跷舞、竹马、旱船、驮歌、二鬼板跌、大头舞、挑杆、小车子、拉犟驴、秧歌、花棍、腰鼓等,经常在重大节日与庙会活动时竟献技艺。

(扶沟老西大街)
清末,扶沟坠子、评书广为流行,所演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三国》《说唐》《说岳》《七侠五义》《水浒》等,且情节生动,绘声绘色,引人人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扶沟是唢呐之乡,清代康熙四年(1665),由监察御史杜之昂从外地引进张、王、周三家唢呐班,服务子官宦人家、民间婚丧礼义。从此唢呐艺术开始在扶沟县流传、延续和发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县只有8个唢呐世家(班),即鸭岗店庞家、严家,城内赵家,门朝东村齐家,刁陵胡横王家,江村张家,汴岗曹家,董桥沈家。改革开放以后,唢呐班子由10多个增加到50多个(包括世家),唢呐艺人由100余人增加到400余人。在这400余人的唢呐艺人中,80%是青少年,其中还有20余名女演奏员。至2003年,唢呐艺人达到500人左右,可以同时组织近百个演出班子。
从古至今黑道死囚,扶沟的墨客文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有,李梦阳的《还扶沟》、周斯盛的《扶沟赠屠尹和明府》、何出图的《渔村谣》、屠又良的《小扶亭春雨志喜》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扶沟县的诗联创作突飞猛进发展,创作队伍达到300人以上。办有《桐丘诗联》《诗联文化》《老年诗苑》等刊物,国家级会员15人,被中华楹联学会授予楹联文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