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最新nokia手机扶风县古代历史名人-广广传媒

扶风县古代历史名人-广广传媒
扶风县古代历史名人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16岁时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父班彪曾著《史记后传》百余篇。父死后,他继承父业,搜集史料,从明帝永平元年(58)起,续写《史记后传》。永平五年(62),被人告发私改国史,投之于狱。弟班超为之辨白,始获释。后被召为兰台令史,与陈忠等写成《世祖本纪》,迁升为郎、典校秘书,受命编写《汉书》。章帝时任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根据诸儒在白虎观辨论五经同异的结论,整理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初元年(89),随将军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大破匈奴后,作《燕然山铭》以记功。后因窦宪擅权,被和帝所杀,受到牵连,死于狱中。此时,《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
其以20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汉书》,上起汉高祖元年(前206),下止新莽地皇四年(23),包括两汉一代。全书计有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叙事结构严密、词简意赅、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对后世史学与文学有深远影响。书中也有不少篇强调王德始终、天人感应、阴阳灾异之说。其擅长作赋,有《两都赋》、《终南山赋》等。后人集有《班兰台集》。班超
班超(32~102),字仲升,班固之弟,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帮助西域各国人民摆脱了匈奴统治和压迫,为打通丝绸之路,发展中西方经济和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入仕后,初任兰台令史,后投笔从戎,于汉永平十六年(73)随窦固出击匈奴,任殿司马,奉命率36人赴西域。到鄯善(今新疆若羌)后,袭击匈奴使者,促使鄯善王附汉,擢军司马。不久,西到于阗(今新疆和田),迫使于阗王杀匈奴使者,归附汉朝。次年进入疏勒(今新疆喀什葛尔),废黜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十八年(75),匈奴胁迫车师(今新疆吐鲁藩一带)叛汉,又指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攻击东汉西域都护,龟兹(今新疆车库)、姑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也发兵攻疏勒,其率兵坚守。章帝即位后,应疏勒、于阗等请求,班超决心留驻边疆,收复失地,稳定局势。汉建初三年(78),率领疏勒、于阗、康居(今苏联巴尔哈什湖以西)等国联军万人攻占姑墨石城。是时,西域36国除焉耆、龟兹外,均属汉朝。其上书汉章帝,要乘胜追击,统一西域。章帝准奏,增派徐干领兵助战。建初八年(83),其率大军浩浩荡荡向焉耆、龟兹进攻,经过激战,打败了龟兹等国联军,完全统一了西域。永元三年(91),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定远侯”。
永元十四年(102),因年老力衰,奏准皇帝,回到京都洛阳,是年九月病故。班昭
班昭(约49~120),又名班姬,字惠班。东汉女史学家,博学多才。兄班固著《汉书》未成,死于狱中。为完成父兄未竟之业,应和帝之命,在皇家图书馆东观藏书阁,从事《汉书》续编。汉永初四年(110),续编《汉书》“表”八篇、“天文志”全部完成。《汉书》共120篇,记载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新莽地皇四年共230年间的主要史事。其中“表”八篇和“天文志”是《汉书》的精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语言精炼、结构严谨,生动地记述了当时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科学地揭示了物体天象及其运转规律,在提高人们认识阶级矛盾和天体变化、摆脱大自然在某些方面对人的控制,是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班昭一生文学著述颇多,写赋、颂等文章16篇,并由儿媳辑成《大家》3卷,以及论述封建社会妇女道德标准和修养的论著《女诫》7篇。汉和帝赞其才学,召入宫中,为皇后及诸嫔妃贵人作教授,使皇后、嫔妃、贵人的学识迅速提高。邓太后临朝称制后,班昭以师傅之身份参议朝政,被号为“曹大家”。 班勇班勇(生卒年不详),字宜僚,班超之少子。东汉将领。东汉永初元年(107),西域反叛,与兄班雄出敦煌,迎都尉及士卒而还。是时,汉朝放弃西域,以为关闭玉门关即可安居无事。其力主出兵,朝廷置之不理。未过多久,北匈奴残部征服西域诸国,连年侵犯边境,威胁河西四郡。延光二年(123),安帝命其为西域长史,率兵500人前往西域,与龟兹合兵,打败匈奴伊蠡王。永建元年(126),率西域各族大破北匈奴呼衍王,迫使北匈奴西逃,葱岭以东诸国相继归附汉朝,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二年(127),被朝廷召回下狱。后病卒于家中。马援
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名将。祖上赵奢,战国时有大功于赵国,赵王赐爵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代以马为姓。
马援年少时酷爱兵书,钻研军事,精通《孙子兵法》,汉光武帝刘秀十分欣赏其军事才能。汉建武九年(33),拜为太中大夫。是时,陇西羌人寻衅滋事,制造分裂,帝封其为陇西太守,率领大军前往平叛,在临洮与羌人激战,大获全胜。两年后又击败武都参狼羌。后为虎贲中郎将。十七年(41),交趾郡麋冷县(今越南北部)起兵叛乱,其中有两员女将,一名徵侧,一名徵贰,二人武艺高强,扬言要夺汉室江山。光武帝惊慌,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向交趾进兵。经二年激战,大获全胜,被封为新息侯。后在进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马援生前曾留名言:“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褒尸还葬耳。”?
一生善于相马,著有《铜马相马》。??马融马融(79~166),字季长,东汉经学家、文学家。
马融相貌奇伟潇洒,善于言辞。青少年时博阅群书,学识渊博。汉安帝永初四年(110)被荐为校书郎中,负责校典秘书。是时,一些缺乏卓识远见的文人宣扬“文德可兴,武功宜废”,于是朝廷下令停止军事演习。他针对上述观点写成策论《广成颂》,力主言文德、武功不可偏废。于是得罪了邓太后及其同党,遂被罢官受禁,10年不得升调。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自主政后,复被用叶茂然,封为河间王厩长史。后被诬告贪污免官,处以削发流配之罚,经自我辩白,免赦。回到故乡办学授徒,堂下常有学生千人之多。著名学者卢植、郑玄等皆出其门下。他升堂教授生徒与众不同,在大庭中挂一深红色大幕帐,帐前,最新nokia手机他明几高座,为生徒讲经授礼;帐后排列美丽女工乐队,细乐轻奏,整个大庭清雅肃穆。相传本县今绛帐镇就是马融当年设帐教学的地方,故名绛帐。
马融一生勤奋好学,著述甚丰。著作有《三异同说》及诗、赋、琴歌等20多部。同时注释了《论语》、《诗经》、《易经》、《离骚》等10多部古籍。马钧
马钧(生卒年不详)郭圣然,字德衡。三国时机械家、发明家。初在魏国作博士(学官)。魏明帝太和元年至景初三年(227~239)任给事中。
自幼家境贫寒,好学科学技术。在洛阳时因都内园地无水,即设计出翻车(即今龙骨水车),能连续提水,使用轻便自如,小孩亦可转动,是当时世界上最早和最先进的提水工具之一,至今1700多年,一直被广泛应用。扶风渭河、水沿岸,仍沿用这种水车灌溉。
是时,社会上流行一种织绫机,50根经线50个蹑,或60根经线60个蹑,工艺笨拙,费时费工。他大胆改革,重新设计,制造出仅有12个蹑的织机,使工效提高4~5倍。
马钧还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改制了蜀汉诸葛亮出师北伐的连弩,并创造出一种新式攻城武器“输转发石机”。即在木轮上悬架大石数块,以机关鼓动而前进,接近敌时,全部发出,远至数百步使对方无法防御。某次,魏明帝收到一件“集万戏”玩具,因不能转动,令其改造。其用木料制成原动轮,在上面装上龙鱼巨兽、百官行署等玩艺,比原设计更精巧,且转动自如,异常好看。马棱马棱(生卒年不详),字伯威。东汉建初年间举孝廉,任郡功曹。章帝以其行义,升任广陵太守。任职期间,赈济贫民,减少赋税,兴修玻湖水利,浇灌良田两万多顷。百姓树石碑颂其功德。后转任汉阳太守,以威严著称。江湖巨贼白起墓,被其擒灭。永初中坐事抵罪,故于家中。马皇后
马皇后(生卒年不详),马援之女。10岁时,料理家务,敕制僮御,可达到成人水准。13岁选入太子宫,奉承阴后,待人接物,与同事交往,均能按宫廷礼节行事。显宗即位,纳为贵人。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她身材修长,方口美髻,能诵读《易》,好读《春秋》、《楚辞》,尤酷爱《周宫》、董仲舒之书,日夜潜心研读。楚地盗匪成患,楚狱连年不断,显宗每谈起此事,他都依法论治。诸将奏章、公卿议事难以定论时,显宗常与她商讨,对朝政大有裨益。
她从不以皇后身份干预朝政、为自己亲属谋求好处。肃宗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请求给外戚舅鼎升爵位,她坚决不许,并告诫肃宗严明朝纲。在位23年,故后合葬于显陵。马超马超(176—222),字孟起,马腾之子。东汉末为偏将军。父因“衣带诏”被曹操杀害后,其率兵反西凉,与曹操交战于渭河两岸,直追杀到潼关。
马超武艺绝伦,锐不可挡,曹操被攻得割须弃袍,哀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后因寡不敌众,败奔汉中,投靠张鲁。刘备问兵汉中,其与张飞大战于葭明关,二人均英勇过人,昼夜轮番,换马不换人,激烈鏖战。诸葛亮仰慕其才艺,设计降服之。后随刘备进军成都,围攻刘璋,请命首当其冲,未至城下王昆简历,刘璋即稽首请降。马超终被进封邰乡侯。?马植马植(生卒年不详),字存之。唐元和进士,后升任补校书郎,由寿州团练副使三迁升饶州刺史慧深法师。开成初年,为安南都护。精通史事,有政治卓识远见。任检校左散骑常侍、徙黔中观察使。会昌中拜光禄卿,迁至大理,为李德裕所抑。宣宗嗣位,以刑部侍郎领诸道盐铁运使,迁至户部,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进中书使郎。后因与马元贽私交,坐罪,罢为太平节度使,贬为常州刺史。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起用为忠武宣武节度使。马磷马璘(721~777),唐大将,马援后裔。
自幼学文习武,深通韬略,武艺超群,勇猛果敢。读《汉书·马援传》中“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时,慨然道:“岂能让祖先的功业在我辈堕落于地!”毅然仗剑从戎,不远千里投奔安西(今新疆吐鲁番西)节度使。此后15年间,不避生死,英勇作战,屡建奇功,官至左右金吾卫将军。
天宝中,任镇西节度使,率精兵三千,从二庭赴凤翔勤王,唐肃宗委以东讨叛军重任,挥师东进殄寇于陕州、破叛军于河阳、卫南(今河南滑县),仅率领百名骑兵勇士,大破叛军五千之众。宝应元年(762),唐各路大军会战洛阳,面对叛军史朝义十万之众,其身先士卒,大喝:“事急矣!”手挥大旗,单骑直奔敌阵,连夺两面军牌,部下五百铁骑紧随冲入敌阵,三进三出,史军十万大败溃退。
广德二年(764),奉令率军防卫西北疆土,与吐蕃、回纥进行了“凤翔之战”、“邻武之战”、“潘原之战”,大破蕃、纥多次进犯,使唐京畿不受侵扰。守卫泾原8年间,政宽法肃,百姓安居乐业,每有战事,乐为所用。临战身先士卒,知人善任,部下将士齐心。数次击败吐蕃进犯,保全城堡,固守边关,多次受到朝廷嘉奖。累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扶风郡王。
大历十二年(777),因积劳成疾,病逝军中,年仅50。代宗十分哀伤,以其数年间“忠而能勇”、“艰难之中颇立忠节”而停止朝事,以示哀悼。耿弇
耿弇(3~58),字伯昭。
自幼聪明好学,尤爱兵法武术。21岁时投奔东汉光武帝刘秀,刘秀见其年轻,未敢重用。后来王郎率军攻打邯郸,刘秀拟放弃邯郸南走,耿弇正确分析战局,一举击溃王郎,得到刘秀的特别器重。
更始皇刘玄见刘秀军威日大,恐尔后夺取天下,封刘秀为萧王,并命罢兵回长安。耿弇力主刘秀起兵与之决战。刘秀听后勇气倍增,即拜耿弇为大将军,与大将吴汉组织幽州十郡兵马,先随刘秀击败了赤眉、铜马军,后又击败了高潮、龙来等军,夺得山东、河北一带许多地方。
刘秀即位后,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使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攻破了多处敌军孙道临简历,为东汉中兴奠定了基础。刘秀夸赞其说:“昔日韩信破齐,奠西汉立国之基;今日公平山东河北,其功之大,可与淮阴侯相比张均宁。”《后汉书·耿弇传》所记:“耿弇中兴东汉,征战半生,平三十六郡,破三百城,未尝挫折。”耿恭
耿恭(生卒年不详),字伯宗。秉性慷慨,多有谋略,颇具将帅之才。
东汉永平十七年(74),与窦固、耿秉破降车师,设置西域都护,为戎己校尉。十八单于出击车师,其率兵迎战,大破单于。显宗逝后,车师复叛,与匈奴共同向其统兵之地进攻。是时,粮草已无,将士精力不佳,其煮弩镗,食筋草,与士卒同生死,毫不动摇。车师王派遣使者劝降,其诱来使上城后杀之。单于大怒,增兵围困。后援兵到来,匈奴逃走,车师王又被降服。中郎将郑众上书,称其节气赛过苏武。耿秉
耿秉(生卒年不详),字伯初,博击书记,能说司马兵法。
东汉明帝时累拜驸马都尉,与窦固等人讨伐匈奴,又攻破车师。章帝时拜度辽将军,匈奴怀其恩信。复拜征西将军,从窦宪攻打北匈奴,大获全胜。
耿秉生性壮勇,行军时常披甲走在前边,休息时不归营部,对隶属以极大身教,齐云:“即使战死疆场亦心甘情愿”。耿国耿国(生卒年不详),字叔。
东汉光武帝时任中郎将。是时,乌桓、鲜卑屡屡进犯边疆,其常提出相应之对策。是后,匈奴日函王,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款塞称藩。耿国自告奋勇抗击北虏,多人对此提出疑问,言不可行,他以为宜用宣帝刘询故策对付。光武帝赞同。从此,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去,东汉边境安宁少战事。后官至大司马。窦融窦融(前16~62),字周公。
世代为河西官吏。新王莽末年为波水将军,相继降服刘玄,任张掖属国都尉。其宠络豪杰,联结酒泉、敦煌等五郡,为五郡大将。是时,羌胡震服。
光武帝即位后,拜凉州牧官位。隗嚣反,其率兵前往平叛,封为安封侯,后升为大司空。家族中被封一公、两侯,三娶公主。窦宪窦宪(生卒不详),字伯度。东汉大将军窦勋之子。
建初二年(77),女儿立为皇后,遂累拜中郎、侍中、虎贲中郎将、黄门侍郎等职。
和帝刘肇登基,匈奴北侵,窦宪因事发而要求立功赎罪,遂拜为车骑将军、兵马大元帅,率十万人马出击匈奴,与北单于王战于稽落山,一举大败匈奴兵,斩首万余孙乐欣,夺得战马牛羊百万头,西域八十多个部落首领率军前来投降。翌年,又率兵进攻驻扎在金徽山的匈奴余部,大获全胜,匈奴宣告彻底灭亡。西域从此平定。
后因功高,旧习又犯,随意提拔心腹将领,无辜迫害政见不同者,被和帝赐死。窦武窦武(生卒年不详),字游平。东汉外戚。
少时以德行著名关西。后因长女立为桓帝刘志皇后,封为槐里侯,拜城门校尉。在位期间多避名士,清正疾恶,礼赂不进,戒训后代甚严。
永康元年(168),朝士李膺、杜密等人遭横祸濒临杀头之患,窦武独自一人秉笔直书进谏。灵帝刘宏即位,拜为大将军,进而封为闻嘉侯,与太傅陈蕃同心辅助朝政,天下热望太平。因其疾恶宦官王琪飞,后被宦官曹节等陷害。 窦固窦固(?—88),字孟孙。东汉显亲侯窦友之子。
汉光武中元元年(57),荫袭父爵。不久,因功迁为中郎兼羽林士。后拜为大元帅。经过半年准备,率一万余兵出酒泉塞;于武威、陇西、天水等地募兵及羌胡兵万人出居延塞;河东、河西兵一万余出高阙塞;太原、雁门及鲜卑兵万余人出平城塞,共同向匈奴出击,匈奴兵败逃。翌年,又率兵出击玉门关,金元萱进发西域,大破白山,战胜车库国。从此,坐镇西域十余年。苏孝慈苏孝慈(生卒年不详),少时沉着谨慎,胸有大志。北朝、北周时,迁工部上大夫,封临水县公。隋文帝时,进爵安平郡公、拜工部尚书。是时,朝廷筹措官宦费用,台、省、寺、府均设置癣钱收息。苏孝慈以为,官与百姓争利,决非为政之道,遂呈请文帝杨坚按官员职位大小划给“职田”。文帝采纳其建议。
苏曾任浙州刺史,后迁洪州总管。任职期间,能惠政于民。任洪州总管时,平息了桂林山越叛乱。窦滔
窦滔(生卒年不详),字连波。通经史,东晋列国、(前)秦世祖苻坚任以心备历显秩,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因忤旨谪戎。后又起用为安南将军,镇襄阳。
妻苏蕙著有《璇玑图》。苏惠
苏惠(生卒年不详),字若兰。东晋列国(前)秦女诗人,出生于今陕西武功苏坊村。16岁嫁给扶风窦滔为妻。21岁时,因窦宠爱歌女赵阳台,被弃留在家。后用一年时间,在一块长宽各八寸的手帕上,用五彩丝线织成上下右左倒顺能读的旋转诗,构成美丽的图案,即《璇玑图》。
《璇玑图》上有诗29行,每行诗29字翟树杰,共841字,纵横、反复读来均成诗句,可组成200多首诗,记叙夫妻往日情谊。意境深沉,感人肺腑。窦滔读罢,感触颇深,送走赵阳台,迎惠到襄阳。
苏惠一生成诗5000多句,大多散落,唯《璇玑图》传世。窦滔故居——今本县城七星河畔的周秦坡村有织锦台遗址。夏氏
夏氏(名不详)(1850~1929),本县建和乡豆会夏家村人。嫁天度街王凤岗为妻。夫去世后,其操持家务,兼作商。由于知人善任,生意日渐兴隆,成为当地富户。她关心国事,体怜穷人,颇得乡里爱戴。
清光绪年间,陕西大旱。省巡抚令地方捐粮赈济饥民。因数额过大,难以筹措,知县邀全县富户商议。官吏上门告知,夏氏说:“我是妇道人家,不便到会,捐粮之事,我心乐意,到时即捐不误。”
三日后,知县要其签写捐粮数字。夏氏先请知县宣读各户所捐数额,最多者50石,最少者20石。她听后说:“多捐一斗可多救活一条性命,是好事,我愿把储存的100石粮食(每石300市斤)全部捐出。”知县知夏氏并非特别富裕,却如此巨额捐粮,深受感动,当场赞扬,并亲送其到县衙大门之外。之后,知县严令其他富户仿效,慷慨解囊,并给他们增加了捐粮数额。富户均不敢作声。
夏氏义举被朝廷得知,即赠牌匾一面,上书“乐善好施”四个大字。
戊戍变法后,本县亦废除科举,创办新学。夏氏让出自己隔壁两间院子,作为学堂,并请工匠修缮书房和宿舍。此事被陕西提学使张焕堂得知,赠其“慈惠堪风”牌匾一面,予以褒扬。王伦
王伦(生卒年不详),字汝言
。明武宗正德时任定远县令。是时,适逢权珰奉使过境,打骂笞辱官吏。王伦径直进入珰住所,解袍带击珰,绑缚了珰的随从,检查搜寻他们的私囊,并欲将此事告知朝廷。珰表示悔过,他才罢休。
后为山西道御使。出巡四川,时值鄢反叛,督臣洪钟、高会却在宴饮,其立予罢免,遂掌管十二团营。权宦刘瑾衔恨报复灵保许进,命其巡察,其主持正义,为许昭雪。刘瑾不悦,命令逮其重办,他针锋相对,揭露刘瑾的胡作非为,被人们称为铁胆御使,声震中外。后因洪钟的党徒报复,贬王伦守嘉兴。不久又被起用为浙江副御史。孟希孔
孟希孔(生卒年不详),字于时。
蒲州进士,明万历末任扶风知县。任职期间,注重政绩而轻于发表演讲,不向民众长摊过派,常用节余之费用招抚流移百姓,赐以耕牛、籽种。操劳病逝于任。百姓闻知极伤感。王祈祯王祈祯(生卒年不详),馆陶人,明代扶风知县。办事循规蹈距,不瞒上欺下。对前任县令向百姓任意摊派钱粮十分憎恨。他上任后取消各种长摊过派天鹅索套,拒绝并严厉斥责官场进礼。与同僚相处,谦虚礼貌,品德为一郡之最。徐三畏
明万历中期为扶风知县。意志深远,人多不敢小看。对境内传办的诉讼案件和公务事项,断决条理分明,处理恰当得体。与士人相处态度和蔼,情谊厚深。朝廷“均田”时,他恐干扰百姓,滋生弊端,置之不理。后发生灾荒,申诉上级停止征收赋税,与民休息。时虽值灾荒年间,而百姓无灾年之感。赵志孟赵志孟(生卒年不详),字浩衷,本县人。明代时任河北任县、永平县知县,后擢升为南京浙江道御史,迁尚宝承。风流有才思。逝于金陵。马翰马翰(生卒年不详),字仲振,本县人。清康熙甲子(1684)举人。授宣城令。所任用者皆知名人士。审理民间冤案各方悦服桐华作品集。解职后,当地民众为之立《去思碑》。碑文赞曰:“官清但饮双浽水,衣被难收两袖风”。高谦高谦(生卒年不详),字孔衢,本县樊家庄人。清康熙时生。一次经过绛帐镇,于路上拣到一个行囊,想必装有贵重东西。之后,一人慌张而来。其主动询问虞松波,乃山西客商,袋内有黄金二百两。高谦当即送还。客人含泪再三酬谢,而其不受,平静离去。张寅恭张寅恭(生卒年不详),字任公,延安人,进土出身,清时任扶风县令。憨厚、仁心惠政。时逢三藩之变,其以己蓄垫支军费,自己衣被都难于自理。百姓感恩不已,自愿为其捐助。后被地方恶绅排斥,愤然归里。临行,百姓攀着车辕含泪相送,境内人流不断。张子贞张子贞(生卒年不详),本县杏林镇史度村人。清时任铁炉川守备,家境清贫,靠卖油为生。
一日,赶着牲畜过渭河后住一旅店,在行囊中取钱时,偶发现全是银两,方知不是自己的行囊。次日即返回原地等候,果见一人踉跄而来,询问后罗迦陵,原是一商贩带的银囊,渡船时将行李放在其驮子上,上岸时拿错。查问银两的数字,450两,共10封。检验相符,其如数送还。
往期回顾
热搜:扶风101岁老人刘巧梅:生活规律心态好 家庭和谐助长寿
推荐:扶风县委县政府组织猕猴桃技术专家深入"营中村"开展灾后生产指导工作
上期:扶风县社情民意信息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