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平武教育信息网朴实淳朴的继父-代继贤

朴实淳朴的继父-代继贤

转眼到了1951年的春天,一天我从外面一头汗水跑回家,从大门口一直窜到后面小院里。看见一个陌生的男人站在那里,他的身材高大魁梧,黝黑宽大的脸庞上竟还露着微笑。啊,原来他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那头正在吃草的小黄牛。我一下愣住了。这时我听见母亲细小的声音:“快叫叔儿”。我看了一下母亲,怯生生的叫了一声:“叔儿”鱼尾纹乐队,声音小得连自己都难以听见,也不知道这个“叔儿”听见没有。几年以后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我的继父。
继父当时年仅26岁,比母亲小1岁,生于1925年7月,姓杨,学名啟圣禹惠林,乳名华儿,祖籍在潜江县王场镇杨湖村。继父出生不久,其父亲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斗争,惨遭敌人杀害,其母亲带着继父辗转逃难来到了高桥,经人介绍,改嫁到童家湾代昌富为妻,并生贤衣、孟衣、圣衣和凡衣四子。继父生活在一个家大口多的家境中,由于家境清贫,迟迟未婚。
生父去世后,有人奉劝母亲远走他乡,下嫁他人,其理由很简单:男人在世和你毫无感情可言,最重要的是他还是杀害过共产党干部的反革命分子,如仍留在本地生活,受其诛连,将会压得难以生存,如离开了这个地方,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但母亲不为所动,因她多次听奶奶讲一个女人带孩子下嫁他人的坎坷经历,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孩子。母亲为了我,决定留守家园,找一个合适的不嫌弃她孩子的人来共同生活。家境清贫、淳朴厚道的继父,什么也没计较,自身走进了我们的家,成为了我的继父。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镇压反革命运动过后,就是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继父出生贫农,又是烈士的后代,现找妻子的前夫虽然是反革命分子,但其根底乡区政府都很清楚,所以仍把继父作为运动的骨干。因此,他一直战斗在运动的最前线,整天身背大马刀站岗、开会、巡逻,忙得脚不沾地,新分的几分薄地,母亲只好一人劳作。
我8岁那年,有一天傍晚,我看见继父扛着一大袋东西回家了刘玲辉,袋子里装的满满的,看起来很重很重,他把口袋放在家门口的地上。母亲过来了,我也挤上前去,继父解开口袋郑冀峰,我往里一看,里面全是死了的虫子。继父说:“这不是蜇母子,是蝗虫,它专吃庄家,被它吃过的庄家颗粒无收。这次全李市区统一行动,以新城为中心,一千多人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蝗虫朝新城赶,赶到范家台荒草地,最后用火烧凶兽时代,打了一个打胜仗别让情两难。”从他的表情看来,他怪高兴的。
继父在运动的间缝时间里,还从事过放牛、搬运和做零工等多种行业,换取所得,来维持生计。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各种物资运输尤为重要,那时不说汽车,连板车都没有一辆,只有靠人用肩挑。继父身魁力大,年纪又轻,从高桥挑80公斤鸡蛋到50里地的后港,大半天一个来回,据说他脚上的鞋是拖在脚上的,根本没有穿上。挑东西到20里地的沙洋那就更不用说了,90公斤的东西一天两个来回。年纪大一点的人说啟圣雨天穿木履(一种用木板钉着铁钉的雨靴)挑鸡蛋赶沙洋轻松的很啊!继父年轻时的力大堪称高桥一绝。
经过土改运动新分到土地的农民,由于耕牛及各种农具的缺乏,加之农忙时劳动力的紧张,很多人仍然得不到好的收成,还是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为了解决农忙时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农民们自发的开始串工,吴正元今天你帮我割一天麦子,明天我帮你插一天秧。刚开始是一家帮一家,后来发展成四五家连在一起串工,一个牛工顶三个人工,这就形成了农业合作化初期的互助组。这种生产组织的产生非常适合当时的国情,也和上级政府的指示精神非常吻合。
互助组的形成,使新分到土地的农民偿到了甜头。到了1959年,几个互助组联合,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继父这几户的互助组和高家湾郑志明及其他人的互助组成立了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因在高桥桥西就叫桥西社,郑志明当社长,继父为副社长。这一年秋收下来,社员们分到的粮食、棉花和油料比在互助组时强多了窃明全文阅读。母亲高兴极了,逢人便说合作社好,当时人们称她是走农业合作社道路的积极分子麻伊琳。
农业集体化的形式发展得突飞猛进,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不到两年,于1957年,高桥地区的桥东社和桥西社合并为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取名为红星大队。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社员,所有土地、耕牛及农具一律上交找铺快,作为公有财产,社员凭工分到年终分红,每个社员每天从事的生产劳动一律听从队长安排。当时全大队分为十个小队,继父所在的队为五队,继父出任队长,在队长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18年,直到1974年调任大队贫协主任,才将队长一职交给了年轻后生担任。
转眼到了1958年阴约惊魂,一个新时代开始了。当年高桥地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人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旗帜热火朝天干革命。并于九月份在李市镇联州村对面,紧靠荆潜公路近百亩面积的空地上成立了李市人民公社。当时要求所有人民都是公社社员,包括未允许入社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右派份子等。这个公社囊括了蝴蝶、鲁店、邓州、李市、董场、长林、高桥和吴集等乡。那天会场上是人头攒动,红旗飘扬,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浮。“社会主义好!人民公社好!”的大幅标语比比皆是。人民公社成立后,红星大队立即改名为跃进大队,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
当年公社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开始大办农业,大炼钢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赶英超美”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粮食产量争放卫星嫡枝难嫁,亩产千斤、万斤、十万斤、三十万斤等层出不穷。深挖土地半米、一米、三米,熬鸡汤灌棉花苗等怪现象也屡见不鲜。全国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平武教育信息网大办全民食堂,吃饭不要钱,当时浪费粮食不计其数小玉霜。全民还大炼钢铁,把烧饭的铁锅、锅铲、耕地的梨头、切菜的菜刀等都收去,放进自制的小炼铁炉里炼钢,实际上是烧成了几个铁陀螺。还把修建房子的檩条,楼上的搁板全部拆去修轨道,建小火车。正值30多岁的继父整天带着五队社员深翻土地,大办食堂,收集铁源,晚上加班炼钢,忙得不亦乐乎。
1958年秋收过后,荆门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基础建设拉开了序幕。荆门县委报请荆州市地委批准,在烟墩镇西北方60公里处修建漳河水库,这一水利工程的建成,将有利于几百万亩的农田灌溉。当时国家底子薄,机械化程度低,县委只有动员全县几十万老百姓齐上阵,采用人海战术,土法上马,肩挑车拉,用3年的时间硬是在李家州、鸡公尖山上筑起了两座一百几十米高的拦水大坝,真是气势雄伟,气吞山河。
继父在修建漳河水库的工地上,从1958年秋干到1959年麦收才回家。特别是在修筑李家州大坝中,他吃得苦,干劲大,他用架子车拉土,用的是最大的车,装着最满的土,每天超额完成任务,深受领导的青睐。通过共产党员郭生发介绍于1959年2月份和黄永发、杜大兴等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后来有人戏言,啟圣的党员是用车拉来的。

入党后的继父对生产队的各项生产及工作更加关切了。在1959年秋至1961年夏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农闲时仍然战斗在漳河水利建设工地上,农忙时回生产队和社员一同搞生产。连续几年的干旱,粮食颗粒无收,大食堂也解散了,继父同大家一样吃榆树皮,喝野菜汤,和很多人一样,高大的身躯连走路都带晃动,四肢无力,满脸菜色,手背和腿呈浮肿状态。1961年又是一个干旱年,塝上田里栽上的秧苗全部干死,继父拖着虚弱的身子,带领全队社员抢种芝麻,插上红苕。这一年的秋收没有收上谷子,却收获了好多好多的芝麻和红苕,人们长抽了一口气,今年不会饿死了,每家分到了不少芝麻。我清楚的记得,当年我用两个陶瓷油壶和大家一起步行到沙洋农场油脂厂换回了20斤香油,那天,五队社员的脸上露出了难道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