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广州国税网上办税大厅故宫博物院钧窑瓷器展大全-陶瓷艺术交易中心

故宫博物院钧窑瓷器展大全-陶瓷艺术交易中心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色著称于世。除了常见的天蓝釉之外,最为世所珍的是铜红窑变釉,按变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赋予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美誉。本次展览,特别展出了玫瑰紫釉长方四足花盆、天蓝釉双耳三足香炉等不同釉色的藏品,让观众一饱眼福。为便于观众观赏,展览按“民钧——器皿类钧瓷”、“官钧——陈设类钧瓷”、“仿钧——钧瓷仿制品”三个单元予以展示,全方位反映历史上钧窑瓷器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及钧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原因。1 乳光幽蓝从外观上看,钧釉基本上都是浓淡不一的天蓝色乳光釉,釉层乳浊、不透明,施釉较厚,可遮盖胎体的颜色和缺陷。科学检测结果表明,钧釉属于典型的“液—液”分相釉,釉料化学组成的特点是高硅低铝,并含有磷、钛、钙等元素,因而能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液相分离,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微小颗粒和气泡,将入射光线散射,致使釉层乳浊不透明、釉面呈现柔润的天蓝色乳光。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北宋,高2.9cm,口径13.3cm,足径8cm。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底部盘呈八瓣葵花式,敞口,弧腹,浅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及盘壁出筋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盘,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6cm。

钧窑天蓝釉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盘底部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cm,口径17.7cm,足径10.4cm。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底部盘折沿,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底部盘折沿我谋洪荒,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北宋,高2.6cm,口横23.7cm,口纵12.2cm,底横18cm,底纵7.5cm。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底部盘呈四瓣海棠式。折沿,浅弧腹,平底。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底部盘折沿,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底部盘折沿,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底部盘折沿,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碟,北宋,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

钧窑天蓝釉碟俯视

钧窑天蓝釉碟底部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对此件器物之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日用类的浅碟,有的认为属于文房类的笔掭。而据传世钧窑墩式碗造型的尺寸、大小来看,这种浅碟有可能是墩式碗的盖子,与碗配套使用。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底部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之美感。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高7.9cm,口径18.9cm,足径5.7cm。

钧窑天蓝釉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碗底部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此碗圈足处不施釉,露出胎色呈黄铜色。清代乾隆皇帝御制诗《题钧窑碗》,其中有“围匡底用以铜锁,口足原看似铁坚”句,描述的正是这种似铜铁色的圈足。

钧窑天蓝釉盏托,北宋,高5.6cm,口径5.9cm,底径4cm。

钧窑天蓝釉盏托俯视

钧窑天蓝釉盏托底部盏与托连烧,圆口,中部出托沿,圈足中空。通体施天蓝色釉。盏托又称茶托子,为古人品茗用具,以防手持茶盏烫手,最早见于唐代。据唐代《资暇集》记载:“茶托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指,以碟子乘之……人人为便。”其后开始不断出现各种材质与形状的盏托。

钧窑月白釉瓶,高28cm,口径4.8cm,足径7cm。瓶唇口,口沿微撇,长颈,颈部上宽下窄如喇叭形,圆腹下垂,圈足。通体施月白釉,口沿处釉薄微显胎色,足边呈酱色。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主要釉色有月白、天蓝、紫红等,胎重釉厚。此瓶为宋钧窑的民窑产品。民窑器物形制多为碗、盘、瓶、罐之类生活用品,釉色以天青或天蓝釉居多,无官钧之玫瑰紫和海棠红色。此瓶造型别致,釉色匀净,为民窑中较好的作品李幼斌前妻。

钧窑月白釉梅瓶,北宋,高29cm,口径4.8cm,足径7.5cm。瓶唇口,短颈,溜肩,弧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月白色釉,近足处无釉。梅瓶为盛酒用具。陶瓷梅瓶始见于唐代,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此件梅瓶形态饱满,釉厚而润泽,堪称宋代钧窑瓷器中的精品。梅瓶的式样在《饮流斋说瓷》中有专门描述:“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金,高8.2cm,口径19cm,足径5.7cm。

钧窑天蓝釉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碗底部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钧窑地处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对峙时期这里属于金代统治范围。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处理等方面与典型的宋代钧窑有一定差异,或为金代钧窑制品。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高7.3cm,口径20cm,底径6.7cm。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底洗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洗有陶和瓷制品,陶洗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均有制作,瓷洗以唐代越窑、宋代钧窑,尤其是元代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制品为多。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此件比天青更淡,故称月白,具有萤光般的幽幽光泽。

钧窑天蓝釉折沿洗,北宋——金,高7.6cm,口径31.1cm,底径15cm。天津博物馆藏。洗折沿,弧壁,玉璧形底。通体内、外施天蓝色釉,釉中有褐色杂质斑痕,外底无釉。

钧窑天蓝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径17.9cm,底径7.9cm。

钧窑天蓝釉缸俯视

钧窑天蓝釉缸底部缸敛口,鼓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口沿、足边呈酱色。由于钧窑声名远播,致使仿钧之风遍及北方各地。据考古调查,目前发现烧造钧瓷的窑口已有4省27个县、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郏县、许昌、新密、登封、宝丰、鲁山、内乡、宜阳、新安、焦作、辉县、淇县、浚县、鹤壁、安阳、林州等地均有烧造。在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县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烧造钧瓷。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北宋——金,高20cm,口颈26cm,底径14.5cm。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底部炉直口,深腹折底,宽圈足。折底处有三处露胎痕,呈长条状,原为三足,后磨去。里、外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现象。口沿、足边处呈酱色。“蚯蚓走泥纹”系指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留下的痕迹,它是钧瓷的一个重要特征。“蚯蚓走泥纹”产生的原因较复杂,有一种说法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施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高温烧制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北宋——金,高7.2cm,口径7.9cm,足距5cm。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底部炉圆口,折沿,直颈,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蓝色釉,里施半釉,外壁满釉。口部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钧窑烧造做工考究的陈设用瓷,如花盆、花盆托、鼓钉洗、出戟尊等。这类陈设用瓷在清宫中多有收藏,被称为传世钧瓷。除此之外,钧窑也生产碗、盘、瓶、炉等日用品,产品多施天蓝色釉。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北宋——金,高4.9cm,口径6.1cm,足距3.5cm。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底部炉唇口出沿,短颈,鼓腹,腹下渐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后配铜盖。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上施酱釉。钧窑为我国北方著名瓷窑,在古钧州境内,故名钧窑,亦称“均窑”、“钧州窑”。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之微妙。

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北宋——金,高16.7cm,口径4.8cm,足径4.7cm。

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底部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内凹。通体施天蓝色釉,近底处垂釉明显。圈足内素胎无釉。钧窑素被认为有“官”、“民”之分,“官钧”多烧造宫廷陈设用瓷,以供御赏;“民钧”则大量烧造碗、盘、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间百姓的广泛喜爱。这两种钧瓷因性质不同、生产目的不同,所以造型、质地和装饰风格有很大区别。

钧窑天蓝釉鸡心盖罐,金,通高9cm,口径6.2cm,足径4.8cm。

钧窑天蓝釉鸡心盖罐底部罐敛口、鼓腹,圈足。状如鸡心,故名“鸡心罐”。 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圆钮。外施天蓝色釉,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传统钧瓷釉色瑰丽多姿,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等,不胜枚举;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钧瓷通常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钧窑天蓝釉葫芦瓶,金——元,高25.5cm,口径5.2cm,足径10.9cm。瓶呈葫芦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造型敦厚丰满,制作精致。从传世钧窑瓷器来看,葫芦瓶较为少见。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釉面匀净,釉色光亮莹润。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元,高3.5cm,口径12cm,足径5.5cm。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底部盘折沿,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碗,元,高9cm,口径18.5cm,足径5.6cm。

钧窑天蓝釉碗底部碗敛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天蓝色釉,底部无釉露胎。此碗碗足较宋代高,且底部无釉,显示出元代钧窑产品的特征。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元,通高24cm,口径14.5cm,足距10cm。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底部炉平口,深腹,内凹式圈足,底下承以三足。口沿上对称置冲耳。里、外施月白色釉,外底有垂釉痕。圈足无釉,铁褐色胎,胎质细腻坚致。外壁及耳面塑贴折枝花卉纹装饰。

钧窑“已酉年”铭天蓝釉塑贴麒麟双耳三足炉,元武宗至大二年,高42.7cm,口径25.cm,腹径32.9cm。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炉直口,折沿,口沿上对称置冲耳,短颈,圆鼓腹,底下承以三个兽形足,足尖刻出三条爪痕。颈部正面有一长方形题记,上竖刻楷书“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四行铭文。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下无釉处露出深褐色胎骨。两侧颈、肩之间置兽形耳。颈部正面题记两侧塑贴麒麟一对,背面塑贴麒麟一只。腹部塑贴铺首四个。胎体厚重,造型粗犷,给人以雄壮浑厚之视觉感受。这件“己酉年”铭香炉,制作工艺水平精湛,打破了民间“钧不过尺”的说法,是目前已发现的钧窑香炉中大器形的典范。它的兽形耳、麒麟贴饰、铺首等汉文化传统吉祥装饰纹样,均为堆贴于器坯上烧制而成,寓意镇宅辟邪,祈福吉祥。据干支纪年法,蒙元时期有两个己酉年:一个是定宗皇后海迷失统治时期,即公元1249年,当时全国尚未统一,战乱不断;另一个是武宗至大二年,即公元1309年,此时元已统一全国30余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手工业繁荣,该香炉应为此时制作。此香炉出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东南500米处,当地属于古代丰州城辖区。丰州城原是辽太祖在位时期在西南部兴建的一座军事重镇,按唐代中等城市的制度来设计施工,属于上等州城,金元两代相继沿用。元代的丰州城不仅延续和发展着金代的繁荣,而且是沟通草原漠北与中原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属于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佛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与结合的地带。辽时,丰州城西北隅寺院内有一座“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是寺内存放佛教经卷的地方,在元代负有盛名,来访人众甚多。该香炉的出土地,正说明其很可能是当时寺庙内使用的供器。

钧窑天蓝釉盘,元—明初,高3.2cm,口径13.1cm,底径7.1cm。

钧窑天蓝釉盘底部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罐,元——明初,高19cm,口径14cm,足径12cm。

钧窑天蓝釉罐底部罐唇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近足处无釉。延伸知识“汝、钧不分”“汝、钧不分”是明清以来常见的说法,主要针对部分施天青色乳浊厚釉且釉带鬃眼的瓷器而言。禹州钧窑和汝州汝窑地理位置接近,二者在胎釉原料及烧成工艺方面皆有相似之处,致使早期天青釉钧瓷与汝窑产品很接近。乾隆皇帝就曾把1件今人认定的汝窑碗(现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当成钧窑产品,并为之题诗。


题刻乾隆皇帝咏钧窑诗的汝窑碗(英国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2 绚烂窑变钧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铜红窑变现象。窑变本是陶瓷在烧成过程中,因釉料中含有多种着色剂而形成的偶然现象,但因色彩斑斓、纹理自然,遂逐渐成为一种特殊装饰。钧釉窑变效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部窑变,即在天蓝釉局部涂抹含铜色料,烧成后形成紫红色斑块,色斑呈色虽自然天成,且形状、浓淡不一,但与底釉有较明显的分界线,“民钧”产品多属此类。另一类是在天蓝釉中加入氧化铜,烧成后,天蓝、紫红两色交融、渗化,使整个釉面呈现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各种色彩间无明显界线。“官钧”产品中的海棠红、玫瑰紫等即属此类。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北宋,高2.8cm,口径18.1cm,足径10.5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底部盘敞口,折沿,浅弧腹,圈足。足内满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里、外施天蓝色釉,釉面有不规则的紫红斑块,犹如蔚蓝天空上的几朵红霞,绚丽多彩。此盘胎体厚重、坚硬,釉层肥厚莹润,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这也是宋代钧瓷的主要特征之一。

钧窑里天蓝外玫瑰紫釉折腰盘,北宋,高3.6cm,口径17.6cm,足径6.4cm。

钧窑里天蓝外玫瑰紫釉折腰盘俯视

钧窑里天蓝外玫瑰紫釉折腰盘底部盘撇口,浅弧腹,折腰,圈足。里施天蓝色釉,口沿及器外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此盘釉层肥厚,釉色光亮绚丽,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属于民间钧窑烧造的器皿。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金,高4.1cm,口径8.3cm魔鬼教父,足径2.9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底部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红(紫)色斑块广州国税网上办税大厅。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具有随性率意的特征,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自然形成的效果一般。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_金,高8.2cm,口径20cm,底径6.5cm。开封市博物馆藏。碗口微敛,深弧腹,圈足。碗内施天青色釉,内壁有一大块玫瑰紫色斑,斑上有数点鹦哥绿。外壁满施玫瑰紫色釉。此碗造型规整,胎质坚致,釉质莹润,窑变色彩艳丽如同朝霞彩云,堪称北宋至金代钧窑瓷器中的珍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金,高8.5cm,口径14cm,足径4.4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底部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钧窑始烧于北宋,金、元时期延续烧造。其技术特征是在釉里掺有铜的氧化物,用还原焰烧出绚丽多彩的窑变釉。钧釉主要特点是通体蓝色与彩霞般的紫红釉相互错综掩映,釉层肥厚润泽。钧窑系瓷器的烧造地点很广,河南的禹县、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以及河北的磁县等都有烧造。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三足炉,北宋——金,高6.8cm,口径7.4cm,足距3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三足炉底部炉敞口,折沿,短颈,鼓腹,平底下承以三个乳足。里、外施月白色釉,外壁饰大片的紫红色斑块,颇似天边的灿烂云霞,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北宋——金,高15.8cm,口径2.8cm,足径5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底部瓶呈葫芦形。小口,束颈,圆腹,圈足,颈置双环耳。通体施天蓝色釉,颈肩处饰数条淡紫红色斑块。此瓶胎体厚重,胎质坚致汗疱康 ,釉质莹润。釉面所饰流淌状的斑块似天际的晚霞,颇为绚丽。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北宋——金,高15.8cm,口径2.8cm,足径5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底部瓶呈葫芦形。小口,束颈,圆腹,圈足,颈置双环耳。通体施天蓝色釉,颈肩处饰数条淡紫红色斑块。此瓶胎体厚重,胎质坚致,釉质莹润。釉面所饰流淌状的斑块似天际的晚霞,颇为绚丽。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北宋,高4.5cm,口径13.1cm,足径4cm。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俯视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底部碗敛口,外口沿下有一周突棱,弧壁,痩底,圈足。足部露胎无釉,通体月白釉紫红斑装饰。造型古朴端庄。宋代钧釉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深的称为天蓝,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釉。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元,高4.7cm,口径21cm,足径9.9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底部盘呈菊瓣形,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盘内点缀有四块玫瑰紫色斑块。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元,高3.5cm,口径4.5cm,足径2.5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底部碗敛口,深弧腹,圈足。通体施天蓝釉,紫红斑装饰,红斑呈色较宋代钧瓷上的红斑略显浅淡。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元,高8.5cm,口径18cm,足径6.4cm。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俯视

钧窑天蓝窑变釉碗底部碗敛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天蓝色釉,底部无釉露胎。此碗周身釉色呈现出如火焰蓝光般色泽,鲜艳夺目。此种色彩为钧窑首创,最初是因为窑工对于着色剂呈色原理的无知,使得釉色在窑内发生自然变化,称为“窑变”。后来这种烧造技术被人为加以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釉装饰。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美此种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釉色。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碗,元,高9.5cm,口径23.7cm,足径7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碗底部碗呈菊瓣形。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碗内有红斑装饰。用花瓣作为碗的造型,起源于唐、五代时期,宋、金时期兴盛,延续到以后各朝。这一成型技法的使用,对实用器起到了很好的美化作用。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元,高14.5cm,口径32.8cm,足径8cm。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俯视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底部碗敛口,莲瓣形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无釉,胎呈铁褐色。此碗因烧成时的缺陷,与装烧的漏斗形匣钵粘连在一起而被遗弃在窑址,它直观反映出元代钧窑的装烧工艺,颇为难得。匣钵是瓷器焙烧时放置坯件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的窑具。将装好坯件的匣钵层层相叠,按照不同的烧成要求摞放在窑炉内相应位置后,即可点火焙烧。用匣钵装烧可避免器物与窑内烟火、灰尘及窑顶落渣等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瓷器在烧成过程中被污染。另外,使用匣钵可使瓷器受热均匀,成品率得到提高,因此被视作制瓷工艺的一大进步。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洗,元,高9.8cm,口径28.3cm,足径15cm。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洗俯视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洗底部洗敞口出沿,弧壁,圈足。内、外施月白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内底点缀紫红色斑块。圈足内素胎无釉。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元,高16.5cm,口径16.8cm,足径8.8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底部钵敞口微敛,深弧腹,近底处内折,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内底无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温润,釉面有开片。里、外壁分饰几处不规则的淡紫红色斑块。此器胎体厚重,足底无釉,胎呈土黄色,胎质较粗,底心有脐。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金——元,高10.2cm,口径13cm,足径6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底部罐敞口,短颈,鼓腹,宽圈足。肩部对称置圆系。里、外施天蓝色釉,釉面有开片。口沿、足边及系的侧面釉薄处呈酱色。外壁饰月牙形的紫红色斑块,似一弯新月挂在天边,别致新颖柳潇潇。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盖罐,元,通高30.5cm,口径17.5cm,足径14.7cm。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盖罐俯视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盖罐底部罐上下子母口套合。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盖为后配,拱顶出沿大于器口,盖顶置菠萝形抓钮及三个环状系。通体施天蓝色釉,釉色蓝中泛青,盖面饰不规则的红斑纹。足底无釉,胎呈铁褐色,足底粘有釉斑。此器造型浑厚,釉色纯净明丽,堪称元代钧窑瓷器中难得的造型完整之器。延伸知识“釉具五色”清人蓝浦撰《景德镇陶录》记载:“均(钧)窑……釉具五色,有兔丝纹,红若胭脂,朱砂为最,青若苍翠,紫若墨者次之……若青黑错杂如垂涎,皆三色之烧不足者,非别有此样,俗取梅子青、茄皮紫、海棠红……天蓝等名。”由于釉料化学组成及烧成气氛的差异,钧窑瓷器釉面呈现蓝、红、紫、绿、白等色交融的窑变效果,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


钧瓷釉面局部二 官钧——陈设类钧瓷钧窑最为考究的产品是陈设用瓷,器形有各式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底部、足内侧多刻划从“一”至“十”的汉写数目字,其产地在今禹州市钧台、八卦洞一带。这类器物造型端庄、釉色丰富、制作精美,传统观点认为是宋徽宗时期为装点皇家园林“艮岳”而命禹州专门烧造的陈设器,故而被视为官方所设瓷窑产品,即今人所谓“官钧”(亦称“陈设类钧瓷”、“数码类钧瓷”)。近年来,有学者对陈设类钧瓷的属性及烧造年代产生质疑,提出“金代说”、“元代说”、“元末明初说”、“明初说”等不同观点。这些问题的厘清,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1 序列有致陈设类钧瓷底部、足内侧多刻划汉写数目字,从“一”到“十”均有。古人对其含义作过种种推测:如认为刻划“一”、“二”者为上品(明《遵生八笺》);刻划相同数字的花盆与花盆托配套使用(清《南窑笔记》);刻划“一”、“三”、“五”等单数的为红色器(清《陶雅》)。后来,人们通过对传世品及出土物的排比研究发现,数字应是同类器物大小规格的编号,即器物越大编号越小,“一”是尺寸最大者。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时期曾在宫廷收藏的钧窑瓷器上模仿旧有数字加刻或改刻数字,因此,对传世陈设类钧瓷上的数字应认真鉴别,不能一概而论。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北宋,高18.3cm,口径26cm,足径13cm。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底部花盆通体呈十二瓣菱花式。折沿,深腹壁,盆身外侧凸起十二条直线纹,矮圈足。盆里满施天蓝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底有五个圆形渗水孔,刻数目字“三”。此种花盆一般与盆托配套使用,是宫中最常用的陈设瓷。此盆为菱花式,以近于直的微曲廓线构成丰润端正的形体,以凹凸变化的曲线勾勒出菱花形的盆沿和足边,腹部的棱线与菱花式口沿、足边相呼应,和谐美观,是造型设计中实用与美观融合一体的典例。钧窑釉色之美,恰似蔚蓝天空中涌现出一片绚丽的红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美感。这美感在于釉色凝炼含蓄,浓厚质朴。钧釉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兼具宝光内蕴不透明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现象。美丽的釉色同具有微弱透光性的乳光状态结合在一起,赋予钧瓷一种莹润幽雅、美丽含蓄的光泽。钧窑花盆有长方、六方、菱花、葵花、海棠、仰钟式等。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实用美观。菱花式花盆通体披挂的玫瑰紫色釉与盆体边棱部位呈现的茶黄色相互映衬,犹如夕阳与晚霞辉映,给人以美的遐想。

钧窑天蓝釉菱花式花盆(修复),北宋,高19.1cm,口径27cm, 足径11.5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广口,折沿,斜壁,深腹,平底下有圈足。口呈菱花形,腹呈瓜棱状,圈足与菱花口上、下对应,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

钧窑菱花式花盆(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菱花式花盆(残片)之二

钧窑菱花式花盆(残片)之三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北宋,高9cm,口径19cm,足距8.3cm。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内底部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外底部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弧壁,底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通体满釉,内施月白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边及外底呈酱色。外底刻有数目字“十”,并留有支烧钉痕。此花盆托为河南禹县八卦洞窑烧制的宋代宫廷陈设用瓷。

钧窑支钉(修复),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支钉(修复)之二支钉为耐火泥制成圆圈状,而后用刀在上边削成锯齿状斜尖。支烧于器物底部。以锯齿状支钉支烧是钧台窑烧造钧瓷的一种特殊工艺。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北宋,高6.2cm,口径19cm,足距11cm。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俯视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以凹、凸线构成六瓣菱花形。敞口,折沿,浅腹,弧形腹壁,底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器身的玫瑰紫釉与边、棱自然形成的酱黄色釉相映成辉,这种釉色的烧成是北宋河南禹县钧窑工匠的创举,灿烂的玫瑰紫色釉是铜金属元素在强还原焰的气氛下烧成后的呈色。器里釉呈天蓝色,釉面上有明显的“蚯蚓走泥纹”。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数目字“十”。此花盆托造型规整,制作工艺考究,釉色明亮鲜丽,确为一件上乘之作。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北宋,高7.8cm,口径24cm,足距13.5cm。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俯视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以凹、凸线构成六瓣菱花形。敞口,折沿,弧形腹壁,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数目字“二”。盆托内部釉面有明显的“蚯蚓走泥纹”,为钧窑独有的特点。三个云头形足与器形搭配谐调,加之所施绚丽的玫瑰紫色釉,愈显器物的精美。钧窑始烧于北宋,最初为民间所建,因烧制的瓷器釉色青中带红,犹如绚丽的晚霞,异常美观,北宋晚期被宫廷看中。由于当时宫廷用于种植花木的盆、奁及室内陈设器皿的需用量大增,朝廷遂抽集民间窑业的优秀工匠在河南禹县八卦洞附近建立官窑,专门烧造宫廷陈设用瓷。此件器物釉质肥润,色彩绚丽,是官钧中的珍品。底部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二”,表明其为整套器物中较大者。

钧窑天蓝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6.9cm,口径23cm,底径15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口呈菱花形,宽平折沿,外沿起边,瓜棱状弧腹,与花口相对应,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釉色天蓝,釉面光亮,匀净细润。满釉支烧。

钧窑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之二

钧窑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之三

钧窑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之四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北宋,高15.8cm钱英文,口径22.8cm,足径11.5cm。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俯视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底部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深腹,圈足,盆壁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内外满釉,釉色为窑变的玫瑰紫色,边、线呈酱色。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刻划数字“七” 。此花盆为河南禹州官钧产品,为宫廷陈设用瓷。北宋官钧窑瓷器的造型主要有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釉则利用铁、铜的不同特点,以高温还原焰烧出铜红窑变或纯天青、月白等多种色釉,改变了以往单色釉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此花盆瑰丽的玫瑰紫釉及花瓣式的造型使其愈显精美、华贵。据《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载,宋徽宗崇宁“四年十一月,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嘉花名木,类聚区别”。这些花木,有的是作为盆景陈列的。而当时的钧窑自然要为宫廷烧造制作盆景所用的器皿,于是便有大量钧窑花盆及花盆托出现。此件花盆应就是其中之一。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托,宋,高6cm,口径19cm,足距8cm。清宫旧藏。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托底花盆托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折沿,底坦平,底下凸起葵花形窄圈,圈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内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外壁施玫瑰紫色釉,外底涂酱色釉汁,并有刻划的数目字“十”。此种刻划数目字“十”的葵花形式花盆托,应与同式样的刻划相同数目字的花盆配套使用。数目字“十”表明这是同类器物中尺寸最小的。

钧窑葵花式花盆(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葵花式花盆(残片)之二

钧窑葵花式花盆(残片)之三

钧窑天蓝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7.9cm,口径23.8cm,底径15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葵花口,宽平折沿,外沿起边,弧腹呈瓜棱状,分别与花口和足部相对应,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釉色天蓝,釉面莹润。满釉支烧。

钧窑葵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葵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之二

钧窑葵花式三足花盆托(残片)之三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北宋,高8.1cm,口径21.6cm,足距13.7cm。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俯视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呈葵花式,敛口,折沿,鼓腹,底出边,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凸起、凹进六条线纹。通体满釉,里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沿、底边釉薄处呈酱色。造型敦厚古朴,胎体厚重,釉层较厚,为避免烧成时塌底,外底留下用一圈支钉支烧留下的钉痕。一足内壁刻数目字“九”,刻字笔画较粗而深,应为原刻;底部刻数目字“七”,刻字笔画较细、较浅,应为清宫后刻。新刻数目字与旧刻不同,可能是清宫为了与造型、釉色相近的花盆配套使用。

钧窑月白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修复),元—明初,高9.6cm,口径24.5cm,底径17.6cm。2004年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州制药厂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呈葵花形,敞口,平沿,深腹壁,平底,矮圈足。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月白色窑变釉,光亮莹润,边棱处呈褐黄色,底部涂有酱色釉汁。胎质坚致,胎色灰白。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北宋,高12.7cm,口横21.7cm,口纵16.8cm;足横12cm,足纵8.4cm。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底部花盆整体呈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深腹,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一足磕缺。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外底涂抹酱色釉。此花盆的釉层比其它官钧窑产品稍薄。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有刻划的数目字“七”。南宋哥窑也烧造同样造型的花盆,或许是受到北宋钧窑器形的影响。

钧窑窑变釉海棠式四足花盆(修复),北宋,高12cm,口纵23cm,口横15.5cm,底纵17cm,底横10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呈海棠形,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深腹弧壁,平底,底下承以四个如意头形足。底部开有五个渗水小圆孔。除足底刷酱色护胎釉以外,余皆施满釉,釉层光亮,匀净细润,开片密布,并有“蚯蚓走泥”纹。内外釉色皆紫,紫中泛蓝,紫蓝相间,窑变美妙,色彩艳丽。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残片)之二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残片)之三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残片)之四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残片)之五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托,北宋,高5cm,口横17.4cm,口纵13.8cm。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托俯视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整体呈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浅腹,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月白色釉,口沿及足边均釉呈酱色。此件花盆托的釉层比其它的官钧窑产品稍薄。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刻有数目字“八”,表明这件器物为同套器物中较小者。此器利用器形和釉色的变化,使得原本单一的造型显得多姿多彩,体现了钧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此件海棠式花盆托应与刻有相同数目字的海棠式花盆配套使用。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四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5.9cm,口纵14.5cm,口横19.2cm;底纵14.8cm,底横10.8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呈海棠花形,宽平折沿,外沿起边,腹呈瓜棱状,与花口相对应,平底,底下承以四个如意头形足。内、外均施天蓝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有“蚯蚓走泥”纹。满釉支烧。相同造型出土物中能复原者仅此1件。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托(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海棠式四足花盆托(残片)之二


钧窑月白釉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2cm,口径23cm,足径14.5cm。

钧窑月白釉釉渣斗式花盆外底花盆呈渣斗形。侈口,宽唇,长颈,圆腹,圈足较高。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胎体厚重。里、外施天蓝色釉。器底露灰胎,底外和圈足内壁均刻有数目字“二” 。圈足所刻数目字笔画宽且深,同其他“官钧”器物上所刻数字风格相同,应是钧窑工匠所刻。外底刻划的数目字笔画细而浅,当为后人补刻。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它不同于玻璃状的透明青釉,而是典型的乳光青釉。其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淡者称为月白,红色是釉料中还原铜的呈色,紫色则是红釉与蓝釉相互融合的结果。钧窑首创性地烧制成功铜红釉,这种釉色青中带紫,宛如蓝天中绚丽的彩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备受宫廷的青睐。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盆底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禹县是钧窑的发源地。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禹县的古钧台找到了宋代为宫廷烧制御用钧窑瓷器的窑址。钧窑花盆、盆托、出戟尊的外底一般刻有从“一”至“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大器物越小,反之,数字越小器物越大。此花盆底刻“六”字,说明尺寸大小适中。钧瓷以釉色取胜,其典型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釉色千变万化,素有“钧瓷无双”之说。

钧窑渣斗式花盆(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渣斗式花盆(残片)之二

钧窑渣斗式花盆(残片)之三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北宋,残高17.5cm,口径19.1cm,足径16.2cm。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底部花盆原呈渣斗形,上半部因残而磨口。现为直口,圆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外底刷酱色釉,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圈足及底部刻有数目字“二”,刻字笔画均较细、较浅,可能为清宫后刻。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当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天蓝釉仰钟式花盆(修复),北宋,高20cm,口径25.8cm,足径13.5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撇口,深弧壁,腹底内收,平底,圈足。底部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刷酱色护胎釉,余施满釉。釉色天蓝,釉层光亮,匀净细润,开片密布。近口沿处及花盆里壁有“蚯蚓走泥”纹。

钧窑仰钟式花盆(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仰钟式花盆(残片)之二

钧窑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元—明初,高17cm,口径23cm,足径12cm。

钧窑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底部花盆撇口,深腹,圈足。里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沿、足边釉薄处呈酱色。外底涂刷酱色釉,有五个渗水圆孔。圈足及底部均刻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六”,但足内刻字线条较粗而深,应为原刻;底部刻字线条较细、较浅,可能为清宫后刻。花盆的外形如同一座倒置的钟,深沉而古朴。此件花盆为河南禹县官钧窑产品。钧窑烧造的花盆式样较多,见有葵花式、菱花式、海棠式、仰钟式、长方形等,均为宫廷陈设用器,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此件花盆造型沉稳、朴实,天蓝和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典雅绚丽。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北宋,高8.7cm,口径22.5cm,足距16cm。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敛口、浅弧腹、平底,底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外壁口沿下和近底处各环列一周鼓钉纹,上面一周十九枚鼓钉,下面一周十六枚鼓钉。外底刻有数目字“二” ,表明它是同套器物中尺寸属于第二大者。内施天蓝色釉,并分布着几道明显的“蚯蚓走泥纹”,外壁玫瑰紫釉与天蓝釉相交融。器表鼓钉处釉垂流明显,给人以自然生动之美感,增添了艺术魅力。

钧窑蓝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5.8cm,口径15.7cm,底径11.8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方唇、直口、弧腹,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口沿和近底部各有一周鼓钉装饰,口沿鼓钉下有一周凸弦纹装饰。釉色内青外蓝紫,釉面可见“蚯蚓走泥”纹。满釉支烧。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修复),元—明初,高9.6cm,口径25cm,底径16.7cm。2004年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州制药厂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敛口,浅弧壁,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足。口沿下和底边上各有两道弦纹,两道弦纹之间有鼓钉装饰。器外部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棱边处呈黄褐色,釉质肥厚,起棱处釉层自然垂流。外底涂酱色釉,并有支烧钉痕。胎质坚致细密,胎色灰白。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北宋,高13.1cm,口横22.5cm, 口纵15.2cm;底横13.4cm,底纵8.4cm。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俯视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底部花盆呈六方形,折沿,深腹,底下承以六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涂刷酱釉,有七个渗水圆孔,并刻釉数目字“八”,标明其为同类花盆中较小者。此花盆为河南禹县官钧窑产品。钧窑曾烧造大量花盆以供御用蓝领情缘,形式多样,见有葵花式、海棠式、菱花口式,六方形、长方形等。花口花盆的制作,从制坯、成形到烧造成功,实属不易,成品率较低。可见官窑产品的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此件六方花盆作为宫廷陈设用瓷,做工考究,造型端庄,可谓既美观又实用。传世官钧窑瓷器的外底大都刻有从“一”到“十”色不同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根据现存实物证明,数目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残片)之二

钧窑天蓝釉六方六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6cm,口横19cm,口纵12.4cm;底横13.5cm,底纵13.5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呈六角长方形,敞口折沿,弧壁浅腹,平底下边沿凸起,底下承以六个如意头形足内、外施天蓝色釉,釉层光亮,匀净细润,釉面开片密布,并有“蚯蚓走泥”纹。外底刷酱色护胎釉。口沿外釉层较薄,形成紫口显著特征。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1.5cm,口径23cm,足径13.5cm。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底部花盆呈渣斗形。广口,口以下渐敛,圆腹,圈足,头与腹部高度相当。通体施灰紫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外底刻有数目字“二”,并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当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天蓝釉六方六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6cm,口横19cm,口纵12.4cm;底横13.5cm天津五中,底纵13.5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呈六角长方形,敞口折沿,弧壁浅腹,平底下边沿凸起,底下承以六个如意头形足内、外施天蓝色釉,釉层光亮,匀净细润,釉面开片密布,并有“蚯蚓走泥”纹。外底刷酱色护胎釉。口沿外釉层较薄,形成紫口显著特征。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托(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托(残片)之二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托(残片)之三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托(残片)之四

钧窑六方六足花盆托(残片)之五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宋,高15cm,口纵20cm,口横16.5cm,足纵13.4cm,足横10cm。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足。通体施天青色和玫瑰紫色釉。釉面呈现“蚯蚓走泥纹”。底有5孔,外底施酱色釉,并刻有数目字“十”。此花盆虽小,但胎体厚重,造型古朴大方,釉色典雅润泽,边角利用微曲的弧线作过渡,有柔和舒适的美感。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是当时为满足皇宫需要按照宫廷出样设计和烧成的。

钧窑玫瑰紫釉正方四足花盆(修复),北宋,高17cm,口边长20.5cm,底边长13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整体呈正方形,四角微收,广口折沿,口沿起边,斜壁深腹,平底下承以四个如意头形足,底部开有五个渗水小圆孔。内、外施玫瑰紫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润,开片密布,并有“蚯蚓走泥”纹。外底刷有酱色护胎釉,并有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长方四足花盆(修复),元—明初,高15.3cm,口横17.4cm,口纵15.3cm;底横11.9cm,底纵8.9cm。2004年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州制药厂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呈长方形,敞口,平沿,唇边窄,委角,腹壁自上而下斜,底下承以四个如意头形足。通体施天蓝釉,瓷胎坚致细密,胎色灰白。外底涂酱色釉,并有支烧钉痕、五个渗水圆孔和刻划的汉写数目字“八”。

钧窑月白釉长方花盆托,北宋,高5.7cm,口横18.8cm,口纵15.2cm。

钧窑月白釉长方花盆托底部花盆托呈长方形。口微外侈,折沿,委角,腹壁较浅,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内、外均施月白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色,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有数目字“九”,并有一周支烧钉痕。左上和右下角各开有一个渗水圆孔,已被填平。从造型看这是一件花盆托,不是花盆,因此底部原不应有渗水孔,而且即使有的话,也应是五个,而不是两个。因此,这件花盆托上的两个渗水圆孔,应为后人所刻。钧窑烧造的花盆式样种较多,见有葵瓣式、菱花式、海棠式、仰钟式、六方形、长方形等,工艺考究、造型独特,均为宫廷陈设用器。

钧窑天蓝釉长方四足花盆托(修复),北宋,高6cm,口横14.1cm,口纵10.3cm;底横10.9cm,底纵6.2cm。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花盆托呈长方形,宽折沿,外沿起边,弧腹微内收,平底,底下承以四个如意头形足。釉色内青外蓝,釉面光亮,匀净细润,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和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淡灰黄色。满釉支烧。

钧窑长方四足花盆托(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长方四足花盆托(残片)之二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高32.6cm,口径26cm,足径21cm。

2013-11-24 22:45 上传下载附件 (22.84 KB)钧窑月白釉出戟尊款识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此尊风格古朴、庄重,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据现存实物证明,器底所刻数字越小,器形越大。在宋代钧窑瓷器的传世品中,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则较少。目前全世界所见仅约10件左右,除此件以外,还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钧窑出戟尊(残片),北宋,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钧窑出戟尊(残片)之二

钧窑玫瑰紫釉出戟尊(修复),元——明初,高26.8cm,口径22cm,足径17.5cm。2004年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州制药厂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出戟尊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内、外施玫瑰紫色釉,釉面光亮,细腻莹润,口沿和器身起棱处因釉薄而呈酱褐色。外底刷酱色护胎釉。垫饼垫烧。这件出戟尊整体线条硬朗,工艺精精湛,长方形出戟明显突出,与明初制品特点颇为契合。

禹州钧台窑址保护范围示意图(来源:《禹州钧台窑》)年代分歧陈设类钧瓷的年代是古陶瓷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20世纪中叶,外国学者已开始对“北宋说”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2004年,原禹州制药厂出土一批以出戟尊等为代表的钧瓷残片,有学者根据地层关系及伴出器物的特点,将陈设类钧瓷的年代定为元代到明初。但若将它们与1973—1974年钧台窑址出土标本做对比,会发现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精、粗之别,这种区别在故宫博物院藏传世钧瓷中亦有体现。这两类产品在烧制年代上是否一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原禹州制药厂发掘现场、窑炉遗迹及出土的执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年代分歧陈设类钧瓷的年代是古陶瓷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20世纪中叶,外国学者已开始对“北宋说”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2004年,原禹州制药厂出土一批以出戟尊等为代表的钧瓷残片,有学者根据地层关系及伴出器物的特点,将陈设类钧瓷的年代定为元代到明初。但若将它们与1973—1974年钧台窑址出土标本做对比,会发现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精、粗之别,这种区别在故宫博物院藏传世钧瓷中亦有体现。这两类产品在烧制年代上是否一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原禹州制药厂发掘现场、窑炉遗迹及出土的执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原禹州制药厂发掘现场、窑炉遗迹及出土的执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2 清宫陈设故宫博物院藏陈设类钧瓷多为清宫旧藏,它们或是经前代宫廷传承下来,或是在清代帝王的主导下搜集入宫。清代乾隆皇帝对瓷器的典藏非常用心,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从臣工持进、认看品级到决定陈设和收藏地点,无不按时依序进行。传世钧瓷底部镌刻的笔画纤细的铭文“养心殿”、“重华宫”、“建福宫”、“瀛台”等,就是由内务府造办处匠师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镌刻而成。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花盆托,北宋,高5.4cm,口径18cm,底径13.8cm。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花盆托俯视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花盆托底部花盆托呈四瓣海棠花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浅腹,上丰下敛,平底,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式足。盆托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釉面气泡、棕眼明显。口沿及内壁出筋处呈酱色,折沿下一周及外壁出筋处呈紫白色。底部涂酱色护胎釉,一处磨釉明显,有清宫刻字“养心殿”(横向)、“明窗用”(纵向),线条纤细、工整。四足底露灰色胎。乾隆时期除了在陈设类钧窑瓷器上加刻宫殿和地名外,还摹仿旧有刻字在器物底部加刻或改刻数目字。如《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首领胡进忠来说,太监如意交均窑花盆一件、均窑盆涟一件、楠木罩油牌子三十根随等次号数单一件。传旨:着将花盆上二字改三字、盆涟上旧字磨去亦改添三字……钦此。于九月初八日,首领胡进忠将改做得钧窑盆涟二件、楠木牌子三十根持去。讫。”此花盆托底部不见旧刻数目字,但一处磨釉明显,很可能是为改添新字而将旧字磨去。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元—明初,高11.5cm,口径25.2cm,足距16.5cm。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器口内敛,浅腹,坦底,以三云头形足相承。近口沿处凸起一周弦纹,外口下及近底处各有鼓钉纹一周,上为23枚,下为19枚。外底有一周支钉痕,其内有“一”字标记及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养心殿”、“长春书屋用”款识。通体施天蓝色釉。钧窑之所以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并成为北宋宫廷用瓷,一方面是因为钧瓷独特的釉色,蒋申另一方面是因为它那典雅端庄的造型。此件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在造型、釉色上堪称宋钧瓷中的上乘。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高14.7cm,口径23.3-18.6cm,足距8cm。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底花盆托通体呈海棠式,敞口,折沿,腹上阔下敛,平底,四云头足,盆底有5个圆孔。底面刻有“重华宫”、“金昭玉翠用”八字楷书及“四”字。盆内壁施月白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釉层厚润,上有“蚯蚓走泥纹”。此花盆托胎体厚重坚硬,造型美观实用,是典型的宫廷用器。其釉面莹润匀净,月白色幽柔典雅,玫瑰紫色绚美艳丽,此精美的花盆托是典型的宫廷用器。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北宋,高8cm,口径21.2cm,底径13.4cm。

2013-11-24 23:24 上传下载附件 (12.61 KB)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

2013-11-24 23:25 上传下载附件 (14.51 KB)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敛口,浅腹呈鼓形,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云头式足。口沿处饰弦纹两道,口沿及下腹部各饰鼓钉纹一道,上部二十枚,下部十八枚。器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口沿、边棱处釉层较薄,呈米黄色。器底局部涂抹酱色护胎釉,有支烧钉痕二十八个环列一周,支点大、排列密集,三足底部露灰色胎。一足内壁刻数目字“七”,底部有清宫刻字“重华宫”(横向)、“静憩轩用”(纵向),字体工整,笔画纤细。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宋,高15.8cm,口径22.8cm,足径11.5cm。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款识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沿边起棱,深腹,圈足。内外施釉,口沿以内呈灰蓝色,外壁呈玫瑰紫色,口沿下流釉,凸棱处釉薄呈酱黄色。外底呈深浅不同的酱色,有5个圆形渗水孔,刻有标识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七”,并有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建福宫”、“竹石假山用”款识。此花盆造型优美端庄,曲线起伏婉转,器里的灰蓝色釉与外表的玫瑰紫釉相映成辉,宛如一朵盛开的葵花,令人回味。器底清代造办处的刻字,表明了此件花盆在清宫中的具体用途,十分可贵。

钧窑月白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北宋,高9.6cm,口径26.5cm,足距13cm。

钧窑月白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敛口,浅腹呈鼓形,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云头式足。口沿处饰弦纹两道,口沿及下腹部各饰鼓钉纹一道,上部二十三枚,下部二十枚。通体施月白色釉,口沿、边棱处釉层较薄,呈米黄色。器底局部涂酱色护胎釉,有支烧钉痕三十六个环列一周,支点大、排列密集,三足底部露灰色胎。一足内壁及底部均刻数目字“一”,但足内壁刻字笔画较粗而深,应为原刻;底部刻字笔画较细、较浅,可能为清宫后刻。底部还有清宫刻字“瀛台”(横向)、“涵元殿用”(纵向),线条纤细、工整。《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关于为瀛台收藏的陈设类钧瓷刻字的记载见于乾隆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首领李玉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瀛台静憩轩均釉古丁盆连二件,涵元殿均釉古丁盆连二件,戛玉摐金、均釉古丁盆连二件,澄怀堂均釉古丁盆连二件,香扆殿均釉古丁盆连二件,兰室均釉古丁盆连二件,虚舟均釉六方入角盆连二件。传旨:着俱刻地名,得时呈览过交瀛台,钦此。于本年六月初三日,副领催杨四将均釉盆连十四件持赴瀛台,交首领李玉。讫。”其中,涵元殿刻字的正是“均釉古丁盆连二件”,与此件实物吻合。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钧窑鼓钉三足洗款识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延伸知识养心殿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以西,建于明代嘉靖时期。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殿。康熙年间,这里曾被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用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直到溥仪出宫,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居住过。

养心殿正殿原状陈列及钧窑瓷器上的“养心殿”铭文重华宫重华宫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第二所。弘历为皇子时,初居毓庆宫,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后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赐名“乐善堂”。弘历登基后,此处作为龙潜之地升为宫,名重华。自乾隆八年(1743年)始,每岁新正(正月初一)召集内廷大学士、翰林等人在重华宫赐茶宴联句。嘉庆皇帝将此活动作为家法,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间举行。道光年间仍时有举行,咸丰以后终止。

重华宫乐善堂原状陈列及钧窑瓷器上的“重华宫”铭文建福宫建福宫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西六宫西侧,乾隆七年(1742年)利用乾西五所之西第四、五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修建而成。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初建时拟为乾隆皇帝“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之用,后因故未行。乾隆帝非常喜爱建福宫,时常到此游憩,吟咏亦颇多。后清宫定制每年嘉平朔日(腊月初一)皇帝在此开笔书福,以贺新禧。咸丰皇帝曾奉皇贵太妃在此进膳;孝德显皇后、孝贞显皇后(慈安)的神位也曾设于此宫。

建福宫外景及钧窑瓷器上的“建福宫”铭文瀛台瀛台位于中南海的南海里,始建于明代,清顺治、康熙年间曾修葺、改建,是专供帝王、后妃避暑和游览的皇家建筑群。因其四面临水(北部有一木桥与陆地相连),衬以山石花草、楼阁亭台,像一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瀛台中心建筑为涵元殿,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在此听政、赐宴,1898年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长期幽禁于此,直到1908年去世。

瀛台涵元殿及钧窑瓷器上的“瀛台”铭文三 仿钧——钧瓷仿制品钧窑独特的釉色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至今,许多瓷窑均视其为楷模进行仿制。景德镇御窑厂自明宣德年间已开始仿烧钧釉瓷器。而清雍正时期的仿品,因按宫廷发往御窑厂的“官钧”实物仿烧而成,致使仿品在尺寸、造型、釉色等方面与宫廷收藏的“官钧”基本一致,几可乱真。清代御窑厂在仿烧基础上还不断创新,烧造出天蓝釉紫红斑、窑变釉、炉钧等新品种。明清时期的一些地方窑受钧瓷的影响,也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烧出颇具地方特色的仿钧釉产品,较著名的有江苏的宜兴窑、广东的石湾窑,产品分别被称作“宜钧”、“广钧”。1 御窑仿钧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门负责御用瓷器烧造的机构,窑址设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清代宫廷档案对御窑厂仿烧钧瓷的记录不胜枚举。如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曾于雍正七年(1729年)派御窑厂署幕友吴尧圃赴钧州调查钧窑釉料配方,十三年(1735年)又在《陶成事宜纪略》中记录了御窑厂当时仿古加创新的瓷器57种,其中“均(钧)釉,仿内发旧器,海桂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驴肝马肺五种外,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

钧窑玫瑰紫釉盘,元——明初,高4.6cm,口径18.8cm,足径10.3cm。2004年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州制药厂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盘撇口,圆唇,浅弧腹,圈足。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圈足内涂酱色釉。瓷胎坚致细密,胎色灰白。盘为修复。

仿钧玫瑰紫釉盘,明,高4.3cm,口径18.8cm,足径9.2cm。

仿钧玫瑰紫釉盘俯视

仿钧玫瑰紫釉盘底部盘口微撇,弧壁,圈足,足底切削整齐。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棕眼密集。口沿处因高温熔融状态下釉层垂流变薄而呈酱黄色。足内无釉,有糊米色斑。无款。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件明代仿钧窑器。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8cm,口径23cm,足距11cm。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直口唇边,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涂抹酱色釉。通体施玫瑰紫釉,器内釉面泛青有少量开片,外壁凸起一周弦纹,上下各饰一周鼓钉纹。鼓钉处釉层因垂流变薄而呈天蓝色,与外壁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仿古方面以仿钧窑瓷器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的督陶官唐英曾派助手老格赴河南钧州实地调查宋代钧釉的配制方法。经多次试制,最终成功烧造出仿宋钧窑制品。此件花盆托从造型到釉色,与宋代钧窑瓷器极为接近,足以乱真。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6.5cm,口径16.5cm,足距6.5cm。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模仿宋代钧窑同类器制作而成。口微敛,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涂抹酱色釉,并有六个支烧钉痕。外壁口沿及近足处各饰一周鼓钉纹。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润泽,釉色深浅相间,别具一格。

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高6.6cm,口径24.3cm,足距10.2cm。

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底款盆托折沿,通体六瓣菱花式,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满施仿钧釉,底刻阳文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此器造型、釉色皆仿宋代钧窑式样,形体端庄古朴,釉层晶莹肥厚,釉面色泽雅致。

窑变菊瓣式扁壶,清雍正,高8.2cm,口径7cm,足径7cm。壶扁形,通体菊瓣式,圈足,壶身一侧有短流,另一侧为半环形曲柄。通体施钧釉,外底有八处支钉烧痕,底印阴文“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以铜红釉为主,还含有其它多种金属元素,经过氧化还原,呈现出美丽的月白、蓝、紫、绿、酱、青、褐等色彩,与红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千变万化的流荡的条丝和斑片,奇妙无比。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清雍正,高53cm,口径12cm,足径16cm。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底部天球瓶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由于其造型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色斑几乎覆盖瓶体的上半部,蓝色保留在瓶体的下半部。外底釉色灰白,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清雍正,高32cm,口径11cm,足径12cm。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俯视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底部太白坛圆口,短颈,圆肩,垂腹内收,圈足。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斑呈条带状装饰在太白坛的腹部。外底涂抹酱色釉,中心暗刻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9.6cm,口径25.5cm,足距10cm。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俯视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呈葵花式,折沿,弧腹,内底坦平,底下承以三足,足内涩胎无釉。通体施窑变釉,外壁近足处积釉明显。釉面红蓝相间,流淌交融。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仿钧窑瓷器时所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马诗歌,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所施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着色金属元素。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金属的氧化物呈色后相互交融,使釉面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其中釉色偏红的称“火焰红”、偏蓝的称“火焰青”。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清雍正,高8cm,口横16.5cm,口纵16cm,足横8.5cm,足纵7cm。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底部花盆为海棠式,敞口,折沿,深腹壁下斜,平底,底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小足。里、外均施仿钧窑变釉,蓝、紫相间,釉面垂流自然。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清雍正,高25.5cm,口径7.3cm,足径12cm。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底部瓶唇口,细长颈,颈、肩部凸起七道弦纹,扁圆腹,形如荸荠,故称荸荠扁瓶。圈足。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胎体厚重,从近底部釉可以看出系采用多次施釉而成。器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器外施红色窑变釉,釉面尤如丛丛燃烧的火焰,自然垂流至近底处,红色中闪现着蓝色星点,变幻迷离,绚丽多彩。足内釉面不匀性的厉鬼。钧窑因其变幻莫测的釉色被后世追仿,雍正时期督陶官唐英为了仿烧钧窑瓷器曾于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尧圃亲赴钧州,调查钧窑釉料配制法。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八年(1730年)三月已做得仿钧窑瓶,十月年希尧呈进仿钧窑瓷炉大小十二件,受到皇帝的赞赏“此炉烧造甚好,传与年希尧照此样再多烧几件”。由此说明,雍正时期由于唐英的努力,仿烧钧窑瓷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瓶釉面仿宋代钧窑瓷器窑变釉,器形却是宋代钧窑瓷器中所不见,为雍正时期创新之作。

雍正款炉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7cm,口径23.7cm,足距10cm。

雍正款炉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俯视

雍正款炉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浅弧腹,里心平坦,内壁出筋12道,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通体施炉钧釉,釉色以蓝色为主,其间密布星星点点的红、青色斑点,具有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

窑变釉梅瓶,清乾隆,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 在不同的窑内气氛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线条或斑片,奇妙无比。此瓶仿雍正窑变釉烧造,形制较大,胎体厚重,胎质细腻,釉层里闪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线条,与红釉相互浸润,色彩斑驳瑰丽,美不胜收。

窑变双耳菊瓣尊,清乾隆,高22.3cm,口径18.2cm,足径11.6cm。

窑变双耳菊瓣尊底款尊通体菊瓣形,口外撇,粗长颈,平肩微弧,扁圆腹,圈足外撇,颈、肩部对称置双螭耳。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除肩部有少量蓝色外,余皆为火焰红色。足内酱釉,印“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阴文篆书款。乾隆早期窑变釉保持着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随后渐变为以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乾隆晚期窑变釉中月白与蓝色较少,多为红色。在清代,瓷器的制造分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类,其中圆器指碗、盘之属,琢器则包括各种需要雕琢成形的器物。该尊虽可归入圆器一类,但其外壁呈现的菊瓣纹样则需雕琢而成,《陶冶图》“圆面积器拉坯”条记之为“圆器之制不一,其方瓣棱角者则有镶雕印销之作”,该器的菊瓣棱线正是这种工艺制成。

炉钧釉直口瓶,清乾隆,高18cm,口径3.7cm,足径6.6cm。

炉钧釉直口瓶底部瓶小口微外撇,细长颈,颈、肩部凸起弦纹一道,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微外撇。器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炉钧釉,足边无釉。此瓶釉色为蓝、绿相互交织,釉面纹样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传世炉钧釉瓶、尊上青、蓝色釉居多,带红点者较少见。此瓶即属青、蓝色者。

乾隆款炉钧釉双耳三足炉,清乾隆,通高12cm,口径15cm,足距7.5cm。

乾隆款炉钧釉双耳三足炉底部炉直口,口两侧对称置环形耳,短颈,扁圆腹,底下承以三个锥形足。外底刻划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内外施炉钧釉。在釉面密布蓝、绿相间的麻点纹,此种炉钧釉被称为素炉钧。它是在素坯上吹以翡翠色底釉(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再在面上吹以广翠色釉(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两种色釉经过窑火烧炼,相互交融,在釉表形成深浅、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由于釉中含有粉剂,故釉层厚而不透明。器内釉面明显呈现似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的片状纹,层层排列整齐,是为炉钧釉瓷器的一大特征。

仿钧窑变釉石榴尊,清道光,高19cm,口径10.5cm,足径9cm。

仿钧窑变釉石榴尊底部尊形如石榴,故名石榴尊。花口,折沿,直颈,圆腹,圈足微外撇,器身均匀分布六条凹线。外底刻划篆体“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器内施月白色釉,器外施以红色窑变釉,六条凹线处釉呈天蓝色,圈足内施浅月白色釉,釉色不匀。清道光时期的窑变红釉瓷器在釉色变幻方面总的来说已不如雍正、乾隆时期丰富,烧造技术呈衰退之势。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清宣统,高30cm,口横10.5cm,口纵9cm,足横12cm,足纵9cm。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底部瓶直口,溜肩,鼓腹,长方圈足。颈两侧对称置贯耳,口下至肩转折处四边呈委角状。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无釉露白胎。外底署阴刻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延伸知识“仿内发旧器”为使御窑厂工匠更好地摹仿钧瓷,雍正时期,清宫收藏的陈设类钧瓷还被送到景德镇作为范本,依样仿烧,此即所谓“仿内发旧器”。这类纯粹仿钧瓷的产品,见有各式花盆、花盆托,釉色、造型、支烧方法等均与原物如出一辙,显示出高超的仿制水平。有的故意不署年款,几能乱真;有的器物外底刻划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新得四种”清代御窑厂在仿钧釉基础上烧造出“新紫、米色、天蓝、窑变”等新品种,即“新得四种”。如今,文献记载与实物已难一一对应,就存世遗物看,新品种有天蓝釉紫红斑(即“新紫釉”)、窑变釉和炉钧釉等。天蓝釉紫红斑与“民钧”相似,是在天蓝色底釉上分布形状各异的紫红色斑块。窑变釉又称“钧红花釉”,是以铜红釉为底釉,其上覆盖一层含钴、铁、锰的釉料,烧成后五彩渗化,斑驳陆离。炉钧釉因“乃炉中所烧”的记载而得名,属于低温窑变釉,各种色釉交融形成五光十色的斑点或丝线状纹理。

清代御窑厂仿钧窑(釉)创新品种(故宫博物院藏仿钧新紫釉、窑变釉、炉钧釉花盆托)2 地方窑仿钧受钧窑影响而大量烧造窑变釉瓷器是明、清陶瓷生产的一大景观,不仅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地方窑场烧造的数量也相当可观。江苏宜兴窑和广东佛山石湾窑的仿钧釉产品,是当地主要的陶瓷品种,分别被称作“宜钧”和“广钧”。宜钧釉色以天青、天蓝、月白等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广钧则往往以几种色釉相配,施釉时底釉、面釉分开施,焙烧至一定温度时釉层熔融,面釉和底釉互相渗透、浸润,形成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由于原料、烧成温度的差异,宜钧、广钧与钧窑产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钧瓷属于高温烧成的瓷器,而宜钧、广钧产品则属于比瓷器烧成温度稍低、比一般陶器烧成温度略高的炻器。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莲花式洗,明,高7.1cm,口径19.3cm,足距10cm。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莲花式洗底部洗呈盛开的莲花状,底下承以三个乳凸小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乳浊不透明。明代宜钧陶器的釉色较丰富。此莲花洗为纯正的天蓝色。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方渣斗武智冲,明,高8cm,口边长8.6cm,足边长4.3cm。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方渣斗底部渣斗呈方形。撇口,阔颈,鼓腹,圈足。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仿钧天蓝色釉,四面正中对称位置有凸起弦纹,四角呈委角状。

宜兴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高8cm,口径21.5cm,足距11cm。

宜兴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

宜兴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紫砂胎,口微内敛,平沿,鼓腹,圈足。内、外均施天蓝色釉,釉面匀净深沉。圈足内施酱色釉,外底刻有数目字“五”。圈足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外口沿及近足底处各饰凸起鼓钉一周。宜兴窑位于江苏省宜兴,是苏南重要的古瓷窑。最迟始烧于汉代,入明以来以烧造紫砂陶器闻名。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被称作“宜钧”。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清,通高19.5cm,口径9.8cm,足径11.8cm。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俯视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底部茶壶紫砂胎,敞口,长圆腹,浅圈足。通体施炉均釉。壶身一侧置短流,流根部开六个筛状孔,另一侧置曲柄。茶壶附伞形圆盖,盖顶置桥形钮。外底刻阳文篆体“荆溪孙渭徴制”款。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明,高14.5cm,口径11.9cm,足距9cm。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底部炉直口,平出沿,短颈,鼓腹,圈足,圈足下承以三足。炉外施窑变釉,釉色以月白色为主,炉内施白釉,圈足内施酱色釉。胎体厚重,做工精细。广东石湾窑的陶瓷产品特点是胎体厚重,胎色灰暗,釉层厚而光润,以制作陈设用品见长。此器为石湾窑的典型器物。

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明,高6.5cm,口径22cm,足距10cm。

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俯视花盆托敞口,弧壁,平底,底下承以三足。外口沿下饰凸起乳钉一周。全器施以乳浊釉,酱色底釉上有较多呈放射状的月白色釉。胎体厚重,其釉色及造型均模仿宋代钧窑鼓钉花盆托,但做工较为粗糙。石湾窑位于今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创烧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明代曾大量烧造黒釉、酱黄釉瓷器,并仿制南北名窑产品,其中以仿钧窑最为著名,被称为“广钧”。

石湾窑仿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明,高4.5cm,口径21.5cm,足距9cm。

石湾窑仿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俯视

石湾窑仿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底部花盆托呈菱花式。六瓣菱花口,弧壁,平底,底下承以三足。外腹部随花瓣口形状形成凹凸线条。内、外施窑变釉,外底露胎无釉。此花盆托造型模仿宋代钧窑菱花式花盆托,釉色追求宋代钧窑瓷器的窑变釉。